银的组词

银丝 yín sī1.比喻白发。
银灰 yín huī1.浅灰而略带银光的颜色。
银炉 yín lú1.白银香炉。 2.旧中国铸造宝银的机构。清代有官设和私营之分。官设银炉多附设于藩库及关局等机关内。清末以后﹐私营银炉盛行﹐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各大城市都有设立。银炉在北方称"炉房"。业务以受当地银钱业委托代铸宝银为主﹔亦间有兼营银钱业务者。
银甲 yín jiǎ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2.银饰的铠甲。
乌银 wū yín1.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 2.炭的别名。
墨银 mò yín1.墨西哥银元。又名鹰洋。
赃银 zāng yín1.犹赃款。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银两。
银包 yín bāo1.犹钱包。
银幢 yín chuáng/zhuàng1.旧时出殡时作为仪仗的白色旗帜。
银床 yín chuáng1.井栏。一说辘轳架。 2.银饰之床。
银球 yín qiú1.乒乓球的美称。
银粒 yín lì1.照片或底片上的黑白影像﹐是乳剂层中卤化银晶体感光后经过显影还原成微小的银的颗粒组成。这些微小的银的颗粒称为银粒。银粒的粗细对影像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银粒细的影像比较清晰﹐影纹也较丰富。影像银粒的粗细﹐主要决定于感光材料本身的性能及冲洗条件。
银蜗 yín wō1.指蜗牛的银白色的屈曲的黏液痕迹。
银锈 yín xiù1.提炼银矿石时遗留在坩埚底的铜﹑铅质渣滓。
银鞍 yín ān1.银饰的马鞍。 2.代指骏马。
银齿 yín chǐ1.古族名。
银白杨 yín bái yáng1.杨柳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树皮灰白色﹐叶互生﹐卵形﹐掌状分裂﹐叶背有白绒毛。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木材白色﹐质地细致﹐供建筑﹑造船﹑造纸﹑制牙签和火柴用。
马蹄银 mǎ tí yín1.指银元宝。形如马蹄,故名。
光银子 guāng yín zǐ1.白银。
现银子 xiàn yín zǐ1.现银。
脚皮银 jiǎo/jué pí yín1.方言。犹脚钱。
银元寶 yín yuán bǎo1.用银铸成的马蹄形银锭﹐亦称马蹄银﹐作货币流通。重量成色不一﹐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清中叶以后﹐须经公估局鉴定才能流通。
银鱼袋 yín yú dài1.鱼袋之一种。以银饰﹐用以盛放银鱼符。
专业银行 zhuān yè yín háng以经营某种信用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有按服务对象设立的,如农业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储蓄银行等;有按贷款用途或方式设立的,如投资银行、贴现银行、外汇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等。我国的专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
水罐银盆 shuǐ guàn yín pén1.亦作"水礶银盆"。 2.古代官吏出行时仪仗队中所拿的物件。水罐即水瓶,银盆即洗脸盆,用以除尘辟秽。
珠箔银屏 zhū bó yín píng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响金白银 xiǎng jīn bái yín1.成色好的金银。亦泛指银子。
银团贷款 yín tuán dài kuǎn指多家银行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的信贷经营形式。
银山铁壁 yín shān tiě bì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顶头银两 dǐng tóu/tou yín liǎng1.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银的解释


(銀)
yín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银杯。银牌。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俷g )。银票。
像银的颜色:银白。银发(f?)。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古同“垠”,边。
姓。
Argentineargentargentumsillersilver

笔画数:11;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511534


银字开头的组词

银字在中间的组词

银字结尾的组词

银字二字组词

银字三字组词

银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