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的组词

夔夔 kuí kuí1.戒惧敬慎貌。
夔牛 kuí niú1.传说中一种高大的野牛。
夔峡 kuí xiá1.即瞿塘峡。
夔龙 kuí lóng1.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一夔 yī kuí1.夔相传为尧(一说舜)时乐正,仅有一足。孔子答鲁哀公问,则说"足"是足够之意,指有夔一人,就足够制乐了。以后多从此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或指一人虽多缺点,仍有专长。
伊夔 yī kuí1.伊尹和夔的合称。夔,尧舜时的乐官,助尧舜以乐正天下。
灵夔 líng kuí1.传说中的奇兽。
皋夔 gāo/yáo kuí1.亦作"皐夔"。 2.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四夔 sì kuí1.夔,舜时贤臣,舜命以为典乐之官。见《书.舜典》。后因将同时而贤能出众的四人美称为"四夔"。
夔乐 kuí lè/yuè1.借指庙堂雅乐。夔为舜时乐官,故称。
夔卨 kuí xiè1.见"夔契"。
夔子 kuí zǐ1.春秋时夔国的国君。
夔旷 kuí kuàng1.夔与师旷的并称。夔,舜时乐官;旷,春秋晋乐师。
夔牙 kuí yá1.舜时乐官夔与春秋时精于琴艺者伯牙的并称。借指精通音乐的人。
夔皋 kuí gāo/yáo1.夔和皋陶的并称。夔,舜时乐官;皋陶,舜时刑官。两人居官皆有政绩。后因以借指贤明的辅弼大臣。
夔跜 kuí ní1.跳动。
夔门 kuí mén1.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夔魍 kuí wǎng1.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
夔鼓 kuí gǔ1.《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山夔 shān kuí1.传说中的山中独脚怪兽。
蟠夔 pán kuí1.指盘曲的夔龙形装饰。
钟夔 zhōng kuí1.指精辨乐音的人。锺﹐春秋时锺子期﹔夔﹐舜乐正。
首夔 shǒu kuí1.比喻最知音者。夔,尧舜时乐官。
龙夔 lóng kuí1.舜时贤臣龙与夔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玉夔龙 yù kuí lóng又名《大红袍》、《海公奇案》。长篇弹词。内容以明代邹应龙之子邹彬遭仇家陷害事贯串全篇。着重写海瑞在义士杜鹊桥帮助下搭救邹彬,以及镖客韩林先后由边将王汝川和海瑞救助,幸免于难的故事。
夔一足 kuí yī zú1.《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于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参见"一夔已足"。
夔凤纹 kuí fèng wén/wèn1.古代青铜器上的夔凤形纹饰。也称夔凤。参阅《金石索.夔凤豆》。
夔龙纹 kuí lóng wén/wèn1.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一夔已足 yī kuí yǐ zú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皋夔稷契 gāo/yáo kuí jì qì/qiè/xiè1.亦作"皐夔稷契"。 2.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亦借指贤臣。

夔的解释


kuí
〔夔夔〕敬谨恐惧的样子。
〔夔立〕肃立。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笔画数:21;
部首:夂;
笔顺编号:431325111212151534354


夔字开头的组词

夔字在中间的组词

夔的组词(夔字在中间)有: 一夔一契 一夔已足 一夔自足 一夔足 玉夔龙 皋夔稷契 蟠夔纹

夔字结尾的组词

夔的组词(以夔结尾)有:

夔字二字组词

夔字三字组词

夔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一夔足 玉夔龙 夔一足 夔凤纹 夔龙纹 蟠夔纹

夔字四字组词

夔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夔龙礼乐 一夔一契 一夔已足 一夔自足 皋夔稷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