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的组词

宏纲 hóng gāng1.大纲;主旨。
担纲 dān gāng指在艺术表演或体育比赛中担任主角或主力,泛指在工作中承担重任: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设计方案由享有盛誉的建筑师~。
举纲 jǔ gāng1.见"举纲持领"。
云纲 yún gāng1.犹云丛。 2.华美的梁柱。喻组成文章的华词丽句。
僧纲 sēng gāng1.僧官名。
八纲 bā gāng1.犹八维。
朝纲 cháo gāng1.朝廷的纲纪。 2.指朝廷。
法纲 fǎ gāng1.佛教语。指戒律。
纪纲 jì/jǐ gāng〈书〉法度。
纲佐 gāng zuǒ1.指官员中主管和辅佐。
纲法 gāng fǎ1.明万历以后所实行的商人垄断食盐运销制。明神宗时,因官收场盐不够,商人久候领不到盐,以致积引甚多。为疏销积引,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实行纲法。将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纲册许各商永远据为"窝本",每年按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无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后,食盐收买运销之权均归商人,并得世袭。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后一度为票法所取代,但不久又变相恢复。
纲理 gāng lǐ1.纲纪,法度。 2.统治。
纲目 gāng mù大纲和细目:拟定调查~ㄧ《本草~》。
纲纪 gāng jì/jǐ〈书〉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有序ㄧ~废弛。
纲网 gāng wǎng1.纲维;法度。
纲船 gāng chuán1.旧时成批载运货物之船队。
国纲 guó gāng1.国家的纲纪。
官纲 guān gāng1.旧时官府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持纲 chí gāng1.抓住纲领;执持政纲。
斗纲 dǒu/dòu gāng1.亦作"斗刚"。 2.即斗柄。
输纲 shū gāng1.转运大宗货物。
颓纲 tuí gāng1.衰败的纲纪。
纪纲仆 jì/jǐ gāng pū/pú1.仆人。
纲银法 gāng yín fǎ1.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始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福建。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分为正﹑杂两纲(部分),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全部缴于官府。后为"一条鞭"法所代替。
唇足纲 chún zú gāng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躯干部由多数体节构成,每节有一对步足。第一体节的步足转化成钩状颚足,又称“毒颚”,主要用以捕食。行动迅速,以猎取小动物为生。如蜈蚣、蚰蜒等。
轻赍纲 qīng jī gāng1.轻便而易于运送的成批货物。
软骨鱼纲 ruǎn gǔ/gū yú gāng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骨骼全由软骨组成,体表常被盾鳞。雄鱼腹鳍里侧有鳍脚。无鳔。卵大,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大多分布于低纬度海洋。可分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共同纲领 gòng tóng gāng lǐng1.政党﹑集团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为统一行动﹐经过协商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这些政党或集团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 2.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纪纲人伦 jì gāng rén lún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纪纲人论 jì gāng rén lún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纲的解释


(綱)
gāng
提网的总绳。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a.提纲;b.概要)。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俹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笔画数:7;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2534


纲字开头的组词

纲字在中间的组词

纲字结尾的组词

纲字二字组词

纲字三字组词

纲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