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的组词

佩紫 pèi zǐ1.佩挂紫色印绶。汉代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因以"佩紫"借指荣任高官。
甲紫 jiǎ zǐ1.即龙胆紫。溶液为紫色,通称紫药水。有机染料的一种,也可作药用。
紫菜 zǐ cài红藻门,红毛菜科。藻体紫红、紫褐或带褐绿色,为薄膜型叶状体,基部以盘状固着器附着于浅海岩石上。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沿海。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可供食用、药用。
紫轪 zǐ dài1.帝王所乘的车子。
紫都 zǐ dū/dōu1.帝都。
紫阳 zǐ yáng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紫微 zǐ wēi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紫徼 zǐ jiǎo/jiào1.北方边塞。
紫朱 zǐ zhū/shú1.《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乱正色。"后因以"紫朱"或"朱紫"比喻正邪或真伪。
紫栗 zǐ lì1.木名。可作手杖。
紫燕 zǐ yàn/yān1.古代骏马名。 2.泛指骏马。 3.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见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三》。
紫电 zǐ diàn1.古宝剑名。 2.紫色光芒。形容人目光锐利。 3.祥瑞之光。
紫驼 zǐ tuó1.赤栗色骆驼。 2.指用驼峰作成的珍贵菜肴。
纡紫 yū zǐ1.佩紫绶。指身居高位。
绯紫 fēi zǐ1.指红色和紫色官服。古时高官所服。
拾紫 shí/shè zǐ1.见"拾青紫"。
赤紫 chì zǐ1.紫红色。
紫色土 zǐ sè tǔ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由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呈紫色或紫红色。土壤矿物成分和酸碱度与母岩相近。肥力较高。土质疏松,易遭水土流失。中国在四川盆地分布最广。
紫芝书 zǐ zhī shū1.指道书。
紫金山 zǐ jīn shān1.山名。一称锺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市区东。山有三峰,中峰最高,西峰建有天文台。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等。
紫微省 zǐ wēi shěng/xǐng1.唐开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
紫駞峯 zǐ tuó fēng1.见"紫驼峰"。
顺圣紫 shùn shèng zǐ1.紫色牡丹花的一种。
姹紫嫣红 chà zǐ yān hóng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带金佩紫 dài jīn pèi zǐ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传爵袭紫 chuán jué xí zǐ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纡朱曳紫 yū zhū yè zǐ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红紫夺朱 hóng zǐ duó zhū夺:强取;朱:朱红,正红色。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比喻以邪夺正。
怀金拖紫 huái jīn tuō zǐ形容显贵。同“怀金垂紫”。
鼻青眼紫 bí qīng yǎn zǐ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紫的解释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紫红。紫铜。紫外线。紫药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紫衣。紫书(a.道经;b.皇帝诏书)。紫诰(帝王诏令)。紫台(神仙、帝王所居)。紫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紫绶。紫垣(皇宫)。紫阙。紫光阁。紫禁城。紫袍金带。
姓。

笔画数:12;
部首:糸;
笔顺编号:212135554234


紫字开头的组词

紫字在中间的组词

紫字结尾的组词

紫字二字组词

紫字三字组词

紫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