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的组词

草帽 cǎo mào1.用麦秆等编成的帽子。式样繁多,夏天多用来遮挡阳光。
乌帽 wū mào1.黑帽。古代贵者常服。隋唐后多为庶民﹑隐者之帽。
侧帽 cè mào1.斜戴帽子。《周书.独孤信传》:"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后以谓洒脱不羁的装束。
皂帽 zào mào1.亦作"皁帽"。 2.黑色帽子。
翠帽 cuì mào1.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帽笼 mào lóng/lǒng1.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可防止帽子变形。体积较大。
帽衫 mào shān1.宋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
戴帽 dài mào1.亦作"戴帽子"。 2.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3.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
落帽 luò/là mào1.《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螺帽 luó mào1.与螺栓紧密相接的中空配件。
醉帽 zuì mào1.醉汉的帽子。
雪帽 xuě mào1.一种挡风雪的帽子。 2.比喻积雪的山顶。
顶帽 dǐng mào1.宋代的一种圆顶便帽。 2.清代区别官阶的有顶子的官帽。
骔帽 zōng mào1.一种用马鬃或棕﹑藤编成的帽子,样子如钟状,元明之际很流行。
僧伽帽 sēng qié/jiā/gā mào1.即僧帽。
八角帽 bā jiǎo mào1.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毗卢帽 pí lú mào1.亦称"毗卢帽"。亦称"毗罗帽"。 2.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
白纱帽 bái shā mào1.白纱制的高顶帽。自晋至南朝梁皇帝平时所戴。
红帽子 hóng/gōng mào zǐ①在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反动派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②称火车站上装卸货物、搬运行李的工人,他们工作时头戴红色帽子。
红缨帽 hóng/gōng yīng mào1.清代的礼帽。帽顶披红缨。冬春用暖帽,以缎为顶,以呢﹑绒或皮为檐;夏秋用凉帽,也叫纬帽,无檐,用纱或竹丝作胎,形如覆釜。有官职的外加花翎顶戴,以示官阶。
红黑帽 hóng/gōng hēi mào1.旧时地方官府的衙役戴红帽和黑帽,因用作衙役代称。
纱帽生 shā mào shēng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帽光光 mào guāng guāng1.见"帽儿光光"。
帽盔儿 mào kuī ér/er1. 顶上缀有硬疙瘩、没有帽檐帽舌的帽子。
扣帽子 kòu mào zǐ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螺栓帽 luó shuān mào1.即螺丝帽。也称螺母。
遮阳帽 zhē yáng mào1.指帽檐较宽可以遮挡阳光照射的凉帽。
铁纱帽 tiě shā mào1.比喻稳固的官职。
高屋帽 gāo wū mào1.顶部高起的帽子。
帽子戏法 mào zǐ xì fǎ(~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一位做帽子的匠人能用帽子变出各种戏法。后来把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名队员攻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叫做上演帽子戏法。

帽的解释


mào
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笔画数:12;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251125111


帽字开头的组词

帽字在中间的组词

帽字结尾的组词

帽字二字组词

帽字三字组词

帽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