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的组词

天邑 tiān yì1.谓帝王之都。指京都。
邑庠 yì xiáng1.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
食邑 shí yì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乡邑 xiāng yì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2.秦汉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3.家乡,故里。 4.同乡。
于邑 yú yì1.亦作"于悒"。 2.忧郁烦闷。 3.犹呜咽。
剧邑 jù yì1.政务繁剧的郡县。
启邑 qǐ yì1.指郡国封号。
旁邑 páng/bàng yì1.邻近的城邑。
朝邑 cháo yì1.京城;都市。
园邑 yuán yì1.汉代为守护陵园所置的县邑。
宗邑 zōng yì1.宗庙所在的城邑。
富邑 fù yì1.富饶之县。
市邑 shì yì1.市镇;城镇。
拜邑 bài yì1.拜授邑宰。
虚邑 xū yì1.空虚之邑。 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征收赋税的经济权。
赤邑 chì yì1.古代指京都所治的县。
通邑 tōng/tòng yì1.交通便利的城市。
邑令 yì líng/lǐng/lìng1.县令。
邑入 yì rù1.封邑所收的租税。
邑户 yì hù1.封邑和户口。 2.封地上的田户。
邑民 yì mín1.州县的百姓。
邑落 yì luò/là1.村落,聚落。 2.部落。
邑邻 yì lín1.邻里。
邑郭 yì guō1.城郭;都城。
邑门 yì mén1.城门;郡邑之门。
邦邑 bāng yì1.指封地。 2.指政区;地区。
郡邑 jùn yì1.府县。
闾邑 lǘ yì1.犹乡里。
汤沐邑 tāng/shāng mù yì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 2.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
邑中黔 yì zhōng qián1.《左传.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杜预注:"子罕黑色而居邑中。"宋贤大夫司城子罕肤色黑,家住邑之中,时人呼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为恤民循吏的典故。

邑的解释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闷不安。

笔画数:7;
部首:邑;
笔顺编号:2515215


邑字开头的组词

邑字在中间的组词

邑的组词(邑字在中间)有: 井邑田 涂歌邑诵 蒲邑三善 通邑大都 都邑簿

邑字结尾的组词

邑字二字组词

邑字三字组词

邑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井邑田 汤沐邑 邑中黔 都邑簿 闲敝邑

邑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