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的组词
泗上 | sì shàng/shǎng1.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 2.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 |
泗川 | sì chuān1.指泗水。 |
泗沂 | sì yí1.泗水和沂水的并称。 |
泗洙 | sì zhū1.泗水和洙水的并称。孔子教弟子于泗洙之间,因以指其设教之所。 |
泗洟 | sì yí1.鼻液。 |
泗涕 | sì tì1.鼻涕和眼泪。 |
泗滨 | sì bīn1.指用泗滨石所作之磬。 |
泗石 | sì shí/dàn1.出于泗水之滨的石头。可以作磬。语本《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孔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 |
洙泗 | zhū sì1.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
涕泗 | tì sì1.眼泪和鼻涕。 2.涕泪俱下,哭泣。 |
挥泗 | huī sì1.犹挥涕。 |
陨泗 | yǔn sì1.落泪。 |
雨泗 | yǔ/yù sì1.形容泪流如雨。 |
鲠泗 | gěng sì1.犹言哽咽流涕。鲠,通"哽"。 |
泗州塔 | sì zhōu tǎ1.古塔名。唐代为纪念僧伽大师而筑。宋初曾修葺。 |
泗州戏 | sì zhōu xì/hū1.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解放后,在音乐改革和编演现代剧方面都有不少进展。 |
泗州调 | sì zhōu tiáo/diào民间曲调名。创始于安徽、湖北一带。五句三十二字。第三、第五句相重复,第四句为“哎哟哎哟”。 |
泗水亭 | sì shuǐ tíng1.古亭名。在今江苏省沛县东。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长。 |
泗滨友 | sì bīn yǒu1.指南唐李建勋秘藏之玉磬。 |
连泗纸 | lián sì zhǐ1.即连史纸。 |
悲泗淋漓 | bēi sì lín lí泗:鼻涕;淋漓:往下滴。形容十分悲痛的样子。 |
泗水潜夫 | sì shuǐ qián fū/fú1.宋周密的别号。泗,多写作"四"。 |
涕泗交下 | tì sì jiāo xià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
涕泗交流 | tì sì jiāo liú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
涕泗交颐 | tì sì jiāo yí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
涕泗横流 | tì sì héng liú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
涕泗流涟 | tì sì liú lián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涕泗滂沱 | tì sì páng tuó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象下雨一样。 |
涕泗滂沲 | tì sì pāng tuó谓涕泪如雨。形容涕泪流得极多。同“涕泗滂沱”。 |
涕泗纵横 | tì sì zòng héng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
泗的解释
sì
〔泗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鼻涕:涕泗(眼泪和鼻涕)。
笔画数:8;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