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的组词

仪渠 yí qú/jǔ1.古国名。
井渠 jǐng qú/jǔ1.地下水道。
何渠 hé/hē/hè qú/jǔ1.见"何遽"。
六渠 liù/lù qú/jǔ1.见"六辅渠"。
沮渠 jǔ/jù qú/jǔ1.复姓。原为匈奴官名,后遂以为姓氏。晋有沮渠蒙逊。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洪渠 hóng qú/jǔ1.即鸿沟。古渠名。
浚渠 jùn/xùn qú/jǔ1.深沟。
渠堰 qú/jǔ yàn1.亦作"渠匽"。 2.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
渠幨 qú/jǔ chān/chàn1.亦作"渠谵"。 2.古时用来御矢的甲名。
渠廋 qú/jǔ sōu1.即渠搜。
渠弥 qú/jǔ mí/mǐ1.见"渠弭"。
渠犂 qú/jǔ lí1.亦作"渠黎"。 2.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南﹑尉犁县西北。
渠谵 qú/jǔ zhān1.见"渠幨"。
渠道 qú/jǔ dào1.在河﹑湖或水库等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排灌。 2.喻门路﹑途径。
灵渠 líng qú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在广西境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运输军粮以进军岭南,令史禄主持开凿。长34千米。连接湘江和漓江源流,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近代因陆上交通兴盛,该渠航道作用逐渐消失,现主要用于灌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渠 shí/dàn qú/jǔ1.石筑的水渠。 2.见"石渠阁"。
支渠 zhī qú/jǔ1.灌溉系统中,从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
蛆渠 qū qú/jǔ1.见"蛆蟝"。
街渠 jiē qú/jǔ1.道路沟渠。
运渠 yùn qú/jǔ1.指运输水渠。
未渠已 wèi qú/jǔ yǐ1.未能立即止歇。
渠伊钱 qú/jǔ yī qián1.南唐张崇贪纵不法,借故征敛钱财的名目。
温香渠 wēn xiāng qú/jǔ1.后赵石虎建四时浴室,夏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皆以纱縠为囊,盛百杂香,渍于水中。严冬作铜屈龙数千枚,烧如火色,投于水中,池水恒温。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参阅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狼汤渠 láng tāng/shāng qú/jǔ1.古河渠名。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今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自战国至秦汉为中原交通干线。
红旗渠 hóng/gōng qí qú/jǔ在河南省北部林州市境内。1969年建成。引漳河水入林县,总长近2000千米。灌溉面积4万公顷。
郑国渠 zhèng guó qú/jǔ古代关中平原上的人工灌溉渠。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渠。渠长150多千米,灌田280万亩,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期仍发挥作用,唐代后逐渐堙废。
匹妇沟渠 pǐ fù gōu qú指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
瞎汉跳渠 xiā hàn tiào/táo qú/jǔ1."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
夏屋渠渠 xià wū qú qú夏:通“厦”;渠渠:高大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
西门豹渠 xī mén bào qú也称“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

渠的解释

1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道(亦指途径,门路)。沟~。

2 大:~帅。~魁(首领)。

3 方言,他:~侬(他,他们)。~辈。

4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渠字开头的组词

渠字在中间的组词

渠字结尾的组词

渠字二字组词

渠字三字组词

渠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