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的组词
乌笙 | wū shēng1.黑色的竹席。 |
凤笙 | fèng shēng1.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2.指笙曲。 |
合笙 | hé/gě shēng1.见"合生"。 |
暖笙 | nuǎn shēng1.笙中有簧,以火烘焙,称"暖笙"。亦指经过烘焙的笙。 |
玉笙 | yù shēng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2.指笙的吹奏声。 |
瑶笙 | yáo shēng1.用美玉装饰的笙。 2.指笙的声音。 |
瓶笙 | píng shēng1.古时以瓶煎茶,微沸时发音如吹笙,故称。 |
笙乐 | shēng lè/yuè1.吹笙的乐声。 |
笙匏 | shēng páo1.笙和匏。匏﹐指笙竽一类的管乐器。 |
笙咽 | shēng yān/yàn/yè1.谓笙的音质失调。 |
笙磬 | shēng qìng1.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 2.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 |
笙筑 | shēng zhù/zhú1.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
笙管 | shēng guǎn1.即笙。笙有十三管﹐属管乐器﹐故称。 |
笙舞 | shēng wǔ1.古骠国乐曲名。 |
笙诗 | shēng shī1.《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
笙钟 | shēng zhōng1.谓陈于东方之钟乐。 |
和笙 | hé/hè/huó/huò/hú shēng1.小笙。 |
巢笙 | cháo shēng1.古乐器名。一种多管的笙。 |
调笙 | tiáo/diào shēng1.吹笙。 |
银笙 | yín shēng1.银字笙。 |
风笙 | fēng shēng1.风中的笙声。 |
鸾笙 | luán shēng1.笙的美称。 |
鹅笙 | é shēng1.鹅管笙。 |
六笙诗 | liù/lù shēng shī1.亦称"笙诗"。 2.《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佚诗的合称。这六篇诗都已亡佚﹐在《仪礼.燕礼》中其曲都以笙吹奏﹐故名。 |
洛宾笙 | luò bīn shēng1.见"洛滨笙"。 |
洛滨笙 | luò bīn shēng1.亦作"洛宾笙"。 2.语出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借指仙人吹笙声。 |
吹笙庙 | chuī shēng miào1.仙人王子乔之庙。道家传说王子乔好吹笙,后登仙,曾语桓良于七月七日在缑岭(河南偃师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缑氏山下。见汉刘向《列仙传》。 |
嵩阳笙 | sōng yáng shēng1.传说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仙人浮丘公迎之居嵩山。事见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后因以"嵩阳笙"指仙界音乐。 |
芦笙节 | lú shēng jié也称“九月芦笙会”。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开始,为期2~3天。届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庆祝丰收。 |
银字笙 | yín zì shēng1.古笙的一种。笙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 |
笙的解释
shēng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笙歌。芦笙。笙管乐(yu?)。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1121
笙字开头的组词
笙的组词(以笙开头)有:
笙丛 笙乐 笙匏 笙咽 笙庸 笙弄 笙暖 笙歌 笙歌鼎沸 笙磬 笙磬同音 笙竽 笙筑 笙管 笙管乐 笙箫 笙箫管笛 笙篁 笙篪 笙簧 笙籁 笙舞 笙诗 笙钟 笙钥 笙镛 笙鹤。
笙字在中间的组词
笙字结尾的组词
笙的组词(以笙结尾)有:
芦笙
义管笙
乌笙
六笙
凤笙
凤管鸾笙
匏笙
合笙
暖笙
桃笙
歌笙
洛宾笙
洛滨笙
牙笙
玉笙
瑶笙
瓢笙
瓶笙
缾笙
吹笙
和笙
嵩阳笙
巢笙
胡芦笙
调笙
钟笙
银字笙
银笙
风笙
鸾笙
鹅笙
鹤笙
龙笙
。
笙字二字组词
笙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芦笙
乌笙
六笙
凤笙
匏笙
合笙
暖笙
桃笙
歌笙
牙笙
玉笙
瑶笙
瓢笙
瓶笙
笙丛
笙乐
笙匏
笙咽
笙庸
笙弄
笙暖
笙歌
笙磬
笙竽
笙筑
笙管
笙箫
笙篁
笙篪
笙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