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的组词

天柱 tiān zhù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 2.比喻负重任者。 3.耳的别名。 4.山名。在山东平度县北。 5.山名。又名霍山。在今安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 6.山名。在浙江省余杭县北。 7.山名。陕西岐山的别名。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铜柱 tóng zhù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一柱 yī zhù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2.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 3.指旧式账簿或清册里的一个项目。旧式账目分旧管(原有的)﹑新收(新收进的)﹑开除(支出的)﹑实在(剩下的)四项,称为"四柱"或"四柱清册"。
云柱 yún zhù1. 原子武器爆炸时,从爆炸中心向上延伸成蘑菇状的烟云柱。
倾柱 qīng zhù1.《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后因以"倾柱"比喻行将倾覆的政权。
冰柱 bīng zhù1.滴水﹑积雪凝成的冰条。
合柱 hé/gě zhù1.由数木合成的空心之柱。
柱后 zhù hòu1.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 2.借指执法官﹑御史等。
柱子 zhù zǐ1.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2.比喻柱状之物。 3.乐器上的系弦木。
柱州 zhù zhōu1.传说中地名。
柱帖 zhù tiè/tiě/tiē1.指楹柱上的对联。
柱身 zhù shēn1. 柱头与基础之间的圆筒形柱身。
火柱 huǒ zhù柱状的火焰。
琴柱 qín zhù1.琴上用以系弦的柱。借指琴声。
筝柱 zhēng zhù1.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幕柱 mù zhù1.张帐幕用的木柱。
拱柱 gǒng zhù1.一根垂直的构件(如壁柱或柱),从它建起穹肋,并且通常是簇柱之一或构成较大墩子的一部分。
搘柱 zhī zhù1.见"搘拄"。
都柱 dū/dōu zhù1.汉张衡所制地动仪中央的铜柱。
柱顶石 zhù dǐng shí/dàn1.支柱石。喻基础,重要支持力量。
图腾柱 tú téng zhù1. 雕刻和绘画着代表家世血统常穿插着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标志形象的杆或柱,建于北美洲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部落(尤其是特林基特和斯基塔该坦语系的氏族)的房屋前面。
题柱客 tí zhù kè1.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
马援柱 mǎ yuán zhù1.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埋杆竖柱 mái gān shù zhù埋上杆子,竖起柱子。比喻虚张声势。
偷梁换柱 tōu liáng huàn zhù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冰弦玉柱 bīng xián yù zhù筝和美称。
束椽为柱 shù chuán wéi zhù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毫米汞柱 háo mǐ gǒng zhù1. 压强单位,等于在标准重力加速度下汞的密度为13.5951克/厘米3时1毫米高的汞柱所施加的压强,也等于133.322387415帕斯卡,它比托略小,其差小于七百万分之一——缩写mmHg。
抱柱含谤 bào zhù hán bàng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坚守信约却遭到诽谤。
补天柱地 bǔ tiān zhù dì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柱的解释


zhù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1121


柱字开头的组词

柱字在中间的组词

柱字结尾的组词

柱字二字组词

柱字三字组词

柱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