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的组词

财赋 cái fù1.财货贡赋;财货赋税。 2.财物。
九赋 jiǔ fù1.周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郑玄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余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渔﹑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
买赋 mǎi fù1.典出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买赋"喻失意后想方设法,以图再起。
井赋 jǐng fù1.古代行井田而纳贡赋,因用以称田赋。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贡赋"。
余赋 yú fù1.正赋以外的附加税。
充赋 chōng fù1.犹凑数。被官吏荐举给朝廷的谦词。
兼赋 jiān fù1.加倍交纳租税。
春赋 chūn fù1.春季征赋。 2.春季放贷。
繇赋 yáo/yóu/zhòu fù1.徭役和赋税。繇,通"徭"。 2.明代赋税之一。
羡赋 xiàn fù1.指赋税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馀的部分。
宿赋 sù/xiǔ/xiù fù1.积欠的赋税。
谢赋 xiè fù1.指南朝宋谢惠连《雪赋》。 2.指唐谢偃作的赋。
赋客 fù kè1.辞赋家。
赋恤 fù xù1.布施赈济。赋,通"敷"。
赋材 fù cái1.见"赋才"。
赋生 fù shēng1.赋予生命。谓使牲畜交配繁殖。 2.赋予的生命。
赋秘 fù mì/bì1.谓布散其秘藏之物。赋,通"敷"。
赋缗 fù mín1.赋税钱。
赋铭 fù míng1.辞赋和铭文。
赋鵩 fù fú1.汉贾谊《鵩鸟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遂用"赋鵩"指仕途失意。
额赋 é fù1.额定的赋税。
骚赋 sāo/sǎo fù1.指骚体作品。
二京赋 èr jīng fù1.《西京赋》与《东京赋》的合称。
芜城赋 wú chéng fù赋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芜城”指广陵(今江苏扬州)。广陵本为繁华都市,因战乱而荒芜,故作者称为“芜城”。赋中以广陵全盛时的繁荣景象,与战乱后的残破荒凉相对照,由此引发出世事难测、盛衰无常的感慨。是南朝赋中的名作。
赋比兴 fù bǐ xīng/xìng《诗经》的三种写作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譬喻;兴是寄托,即先说他物以引起诗歌所要吟咏的事物。比兴的手法在《诗经》中有大量的运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重大影响。
诗词歌赋 shī cí gē fù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阿房宫赋 ē fáng gōng fù赋篇名。唐代杜牧作。阿房宫是秦始皇时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被项羽焚毁。赋中运用丰富的想像,极力形容阿房宫的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侈荒淫,进而指出秦不惜民力,只知穷搜民财,终于亡国。意在讽谕唐代统治者借鉴历史教训。辞藻华美,语言流畅,结尾含蓄有味。
升高能赋 shēng gāo néng fù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琴歌酒赋 qín gē jiǔ fù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骚情赋骨 sāo qíng fù gǔ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赋的解释


(賦)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古同“敷”,铺陈,分布。

笔画数:12;
部首:贝;
笔顺编号:253411212154


赋字开头的组词

赋字在中间的组词

赋字结尾的组词

赋字二字组词

赋字三字组词

赋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