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的组词

枣下 zǎo xià1.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 2.古曲名。
枣修 zǎo xiū1.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
枣塔 zǎo tǎ1.枣制食品的一种。
枣实 zǎo shí1.枣子。
枣昏 zǎo hūn1.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枣本 zǎo běn1.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枣栗 zǎo lì1.枣树与栗树。亦指枣子与栗子。 2.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
枣核 zǎo hé/hú1.枣子的核。 2.枣核笔的省称。
枣椰 zǎo yē1.果木名。又名海枣﹑椰枣。常绿乔木,浆果长椭圆形,形状像枣,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果肉味甜,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食品,可鲜食或作蜜饯。木材供建筑用,树干浸出的汁液可以制糖和酒。
枣榛 zǎo zhēn1.枣子和榛子。
枣菜 zǎo cài1.枣子与蔬菜。
牙枣 yá zǎo1.枣的一种。其形尖长似牙。
羊枣 yáng/xiáng zǎo1.亦称"羊矢枣"。 2.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
扑枣 pū zǎo1.击落枣子。
拐枣 guǎi zǎo①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卵圆形,花淡黄绿色,果实近球形,果柄肥厚弯曲,肉质,红褐色,味甜,可以吃。种子扁圆形。果柄、种子、树皮等均可入药。也叫枳椇(zhǐjǔ)、鸡爪树。②这种植物的果实和果柄。
脯枣 fǔ/pú zǎo1.干肉和枣类果品。
蜜枣 mì zǎo1.蜜渍的枣。
金枣 jīn zǎo1.指古人入殓时塞于耳鼻等处的枣形黄金。
锓枣 qǐn zǎo1.刻板印刷。书板多用枣木﹐故称。
乐氏枣 lè/yuè shì/zhī zǎo1.山东省所产的一种名枣。
仲思枣 zhòng sī/sāi zǎo1.枣的一种,又名仙枣。相传北齐时仙人仲思得此枣种之,故名。
枣庄市 zǎo zhuāng shì在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邻接江苏省,京沪铁路经过西境。1960年设市。人口345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有著名的枣庄煤矿。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在市南台儿庄展开。
枣核钉 zǎo hé/hú dīng/dìng1.形如枣核的钉子。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鹘仑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付之梨枣 fù zhī lí zǎo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枣宜会战 zǎo yí huì zhàn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浑沦吞枣 hún lún tūn zǎo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祸枣灾梨 huò zǎo zāi lí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羊枣昌歜 yáng zǎo chāng chù曾晳嗜羊枣,楚文王嗜昌歜。比喻人之癖好。

枣的解释


(棗)
zǎo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Chinese date

笔画数:8;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523444


枣字开头的组词

枣字在中间的组词

枣字结尾的组词

枣字二字组词

枣字三字组词

枣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