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的组词

夜校 yè xiào/jiào1.夜间上课的学校。多指业余学校。
考校 kǎo jiào1.亦作"考较"。 2.考试。 3.查考比较:仔细考校一番。4.校核;校正:他潜心古书,埋头考校是非。
初校 chū xiào/jiào1.初步校理。
旗校 qí xiào/jiào1.旗军的校官。
校修 xiào/jiào xiū1.校订修正。
校定 xiào/jiào dìng1.考核订正。
校尉 xiào/jiào wèi/yù武官名。西汉始定为武官名,位略次于将军,并随职务冠名号,如中垒校尉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为分掌宿卫京师各部队之将领。汉以后掌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也以此称。唐代以后为低级武散官之称。明清时其地位更低。
校猎 xiào/jiào liè1.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
校益 xiào/jiào yì1.校勘增益。
校舍 xiào/jiào shè/shě1.即学舍。古代的学校。 2.多指学校房屋。
校训 xiào/jiào xùn1.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校贯 xiào/jiào guàn1.核点经费。
校量 xiào/jiào liáng/liàng1.衡量;考查。 2.较量,计较。
牙校 yá xiào/jiào1.低级武官。
宝校 bǎo jiào1.见"宝铰"。
宾校 bīn xiào1.宾客和将校。
少校 shǎo/shào xiào/jiào1.军衔。校官的一级﹐低于中校。
技校 jì xiào/jiào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的简称。
衙校 yá xiào/jiào1.低级的武官。
覆校 fù xiào/jiào1.复查;校对。
评校 píng xiào/jiào1.评论校订。
量校 liáng/liàng xiào/jiào1.谓以量器测定校核。
铨校 quán xiào/jiào1.审核﹔审查。
校尉厨 xiào/jiào wèi/yù chú1.《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厨"代指美酒。
大专院校 dà zhuān yuàn xiào1.高等院校的简称。专,指专科学校。
教会学校 jiào huì xué xiào1.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英美等国通过教会曾在中国设立大﹑中﹑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接管了外资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
戊己校尉 wù jǐ xiào/jiào wèi/yù1.汉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
造谣学校 zào yáo xué xiào/jiào剧本。英国谢立丹作于1777年。施尼威尔夫人等一群贵族男女以造谣生事为乐,专门破坏别人的名誉和家庭幸福。施尼威尔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谣学校”。 
青巾校尉 qīng jīn xiào/jiào wèi/yù1.东汉职官名。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黄埔军校 huáng pǔ jūn xiào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称。1924年5月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先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0年10月停办。共办七期。学员中有部分人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骨干力量。

校的解释


xiào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比较:校场。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413434


校字开头的组词

校字在中间的组词

校字结尾的组词

校字二字组词

校字三字组词

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