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的组词

黄梅 huáng méi1.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2.指黄梅天。 3.黄熟的梅子。 4.指蜡梅。 5.山名。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北。 6.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公元602-675),蕲州黄梅人,七岁依道信(公元580-651)出家,尽传其禅法,人以黄梅称之。 7.县名。在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邻接安徽﹑江西两省。南朝齐置永兴县,隋改黄梅县。
梅亭 méi tíng1.观赏梅花的亭阁。
梅妃 méi fēi/pèi1.唐玄宗妃。姓江,名采苹,敏慧能文,颇得宠。性爱梅,居所均植梅花,因名"梅妃"。后因杨贵妃所妒失宠,死于"安史之乱"。宋有传奇小说《梅妃传》写其事。
梅妍 méi yán1.楼名。明太祖建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以置官伎。参阅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
梅岭 méi lǐng/líng1.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2.山名。亦名飞鸿山,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据传梅福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梅领"。在江西省宁都县东北。
梅心 méi xīn1.梅花的苞蕾。
梅杖 méi zhàng1.梅树枝干制成的拐杖。元谢宗可有《梅杖》诗。
梅梁 méi liáng1.指会稽(今浙江绍兴)禹庙的大梁。 2.泛指宫殿的大梁。
梅目 méi mù1.含有醋意的目光。
梅籔 méi sǒu/shǔ1.梅丛,梅林。籔,同"薮"。
梅芝 méi zhī1.即白符芝。芝之一种。白符芝,似梅,大雪而花,季冬而实。故称。
梅蕊 méi ruǐ1.梅花蓓蕾。
梅酱 méi jiàng1.梅子制成的果酱。
梅骨 méi gǔ/gū1.梅花的风骨。
梅鱼 méi yú1.亦称"梅大头"。亦称"梅头"。 2.鱼名。形状像黄鱼而小,头大,尾柄细,腹﹑背和鳍都呈黄色。生活在近海中。肉可食。
霜梅 shuāng méi1.果品名。即盐梅。青梅以盐汁渍之﹐久乃上霜﹐故称。
黄梅季 huáng méi jì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方连续下雨,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也叫黄梅天。
黄梅戏 huáng méi xì/hū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中部,因主要曲调由湖北黄梅传入而得名。也叫黄梅调。
檀香梅 tán xiāng méi1.腊梅的一种。
梅根冶 méi gēn yě1.亦称"梅根监"。 2.地名。在今安徽贵池县东北。六朝以来在此炼铜铸钱,临梅根河,故称。唐置监,称梅根监。
梅福池 méi fú chí1.相传为汉梅福种莲池,旧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梅花妆 méi huā zhuāng1.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状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梅里美 méi lǐ měi(prospermérìmée,1803-1870)法国作家。曾在大学学法律。1844年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著有中篇小说《嘉尔曼》(一译《卡门》)、《塔曼果》,历史剧《雅克团》以及《克拉拉·加索尔戏剧集》等。
落梅花 luò/là méi huā1.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裹梅花 guǒ méi huā1.植物名。木槿的别称。
柳颦梅笑 liǔ pín méi xiào1.形容柳吐芽梅盛开的早春景色。
梅花屋主 méi huā wū zhǔ1.见"梅花仙"。
梅花岭记 méi huā lǐng/líng jì散文篇名。清代全祖望作。梅花岭,在今江苏扬州,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牺牲后,其衣冠葬于岭上。文中记述了史可法在最后一战前处置后事,命部下助其杀身成仁,被俘后不屈而死的经历。文字简洁生动,感情深沉。
梅花纸帐 méi huā zhǐ zhàng1.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
盐梅舟楫 yán méi zhōu jí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梅的解释


méi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笔画数:11;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155414


梅字开头的组词

梅字在中间的组词

梅字结尾的组词

梅字二字组词

梅字三字组词

梅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