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的组词

鹫岭 jiù lǐng/líng1.鹫山。 2.借指佛寺。 3.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故称。
叠岭 dié lǐng1.重叠的山岭。
梅岭 méi lǐng/líng1.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2.山名。亦名飞鸿山,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据传梅福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梅领"。在江西省宁都县东北。
海岭 hǎi lǐng/líng海底的山脉。一般较陆地的山脉高而长,而侧较陡。也叫海脊。
碕岭 qí lǐng/líng1.绵延起伏的小山。
秀岭 xiù lǐng/líng1.茂美的山岭。
复岭 fù lǐng/líng1.重叠的山岭。
岭岗 lǐng/líng gǎng1.犹山冈。
岭嶂 lǐng/líng zhàng1.高险的山岭。
岭嶙 lǐng/líng lín1.叩石声。
岭左 lǐng/líng zuǒ1.指五岭的东面。
岭梅 lǐng/líng méi1.指大庾岭上的梅花。大庾岭上梅花,古来有名。因岭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崖岭 yá lǐng/líng1.高崖峻岭。
茅岭 máo lǐng/líng1.即茅山。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赤岭 chì lǐng1.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
铁岭 tiě lǐng/líng1.西北部边塞山名。 2.泛指险固的关隘。
闽岭 mǐn lǐng/líng1.福建北部的山岭。
驿岭 yì lǐng/líng1.驿道上的山岭。
大庾岭 dà yǔ lǐng1.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
乌鞘岭 wū shāo lǐng祁连山脉东端余脉。在甘肃省中部。海拔3562米。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交汇处。北方旱地区和西北灌溉农业区的分界。从东部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兰新铁路经此。
仙霞岭 xiān xiá lǐng/líng1.在浙江省西南部,绵延浙﹑闽﹑赣边境。西南接武夷山,东北接天台山,为钱塘江﹑瓯江及闽江分水岭。主峰披云尖在龙泉县南。同名山峰在江山县南。南端有仙霞关,为浙﹑闽交通要道。
八达岭 bā dá lǐng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部。军都山主峰,海拔1015米,形势险要。明代筑有关城,有东西二门。关城两侧为长城,城墙保存完好,高7.8米,宽6米左右。城墙依山而筑,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茅岭 fēn/fèn máo lǐng/líng1.即十万大山。在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汉马援立铜柱处,或谓唐马总所立。参阅《广东通志.山川》。
清风岭 qīng fēng lǐng/líng1.山名。在浙江省嵊县北。岭多枫树,因名清枫岭。宋末临海民妻王氏为元兵所掠,过此岭石,啮指写诗石上,投崖而死。后人因易名为清风岭。参阅清潘永因《宋稗类钞.贞烈》﹑《嘉庆一统志.绍兴府一》。
青泥岭 qīng ní/nì lǐng/líng1.岭名。在今甘肃省徽县南。历来为甘陕入蜀之要途。
大兴安岭 dà xīng ān lǐng中国东北西南向主要山脉,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除北端在黑龙江外,斜贯内蒙古东部。海拔1100~1500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山顶浑圆。西坡缓,逐渐向内蒙古高原过渡;东坡逐级下降到东北平原。南段为中国内、外流区分界。中国最大的林区。
崇山峻岭 chóng shān jùn lǐng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梅花岭记 méi huā lǐng/líng jì散文篇名。清代全祖望作。梅花岭,在今江苏扬州,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牺牲后,其衣冠葬于岭上。文中记述了史可法在最后一战前处置后事,命部下助其杀身成仁,被俘后不屈而死的经历。文字简洁生动,感情深沉。
横峰侧岭 héng fēng cè lǐng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登山蓦岭 dēng shān mò lǐng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岭的解释


(嶺)
lǐng
山,山脉:山岭。分水岭。岭脊(山脊)。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


líng
〔岭嵤〕山深貌。亦作“岭巆”。

笔画数:8;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34454


岭字开头的组词

岭字在中间的组词

岭的组词(岭字在中间)有: 高岭土 叠岭层峦 梅花岭记 绣岭宫 雪岭白牛

岭字结尾的组词

岭字二字组词

岭字三字组词

岭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