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的组词
乌寺 | wū sì1.指御史台。 |
乡寺 | xiāng sì1.乡村寺庙。 2.指乡学。 |
云寺 | yún sì1.指高山上的寺院。 |
刹寺 | chà/shā sì1.佛寺。 |
北寺 | běi sì1.监狱名。 2.大理寺的别称。 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 4.寺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旧城北部。旧名报恩寺。寺内有北寺塔为游览名胜。 |
番寺 | fān/pān sì1.喇嘛教的寺庙。 |
祠寺 | cí sì1.祠堂,寺庙。 |
禅寺 | chán sì1.佛寺。 |
奄寺 | yǎn/yān sì1.指宦官。古称阉人﹑寺人﹐后称宦官﹑太监。 |
寺刹 | sì chà/shā1.指寺和塔。 2.指寺院。 |
寺舍 | sì shè/shě1.官舍。 2.僧舍。 |
观寺 | guān/guàn sì1.寺观。 |
阉寺 | yān sì1.指宦官。 |
阍寺 | hūn sì1.阍人和寺人。古代宫中掌管门禁的官。 2.指宦官。 3.豪贵之家的守门人。 |
云岩寺 | yún yán sì1.寺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又称虎丘山寺。今尚存五代所建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保圣寺 | bǎo shèng sì1.在江苏吴县甪直镇。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宋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
兴教寺 | xīng/xìng jiào/jiāo sì1.在陕西省长安县杜曲镇南少陵原上﹐寺内有唐高僧玄奘葬塔。塔高五层﹐作正方形﹐底层有玄奘塑像。唐睿宗题寺额"兴教"﹐故名。附近山水秀丽﹐为游览胜地。 |
吴哥寺 | wú gē sì一称“吴哥窟”。印度教、佛教神庙。在柬埔寨暹粒省吴哥古城南郊。建于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后成为其陵寝。主体建筑为三层石砌台基上的五座尖塔。台基每层有饰浮雕的回廊围绕。其建筑和雕刻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
法隆寺 | fǎ lóng sì日本现存最古的完整木结构建筑。在奈良县。建于公元607年。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讲堂和钟楼等组成;东院由观音殿、回廊、舍利殿、绘殿和传法堂等组成。其布局、结构、形式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
清真寺 | qīng zhēn sì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译,音译“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亦称“礼拜寺”。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统称。早期清真寺(7-10世纪)是一个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后各国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主要建筑有礼拜殿、沐浴室、讲堂、阿訇和学生的生活用房,以及邦克楼、望月楼等。祭坛设于礼拜殿内背向麦加的墙上,以示跪拜朝向。 |
独乐寺 | dú lè sì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部。相传始建于唐代,公元984年重建。历代屡经重修。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观音阁在山门之北,为现存最古的木构楼阁。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外观两层,内部连同平坐夹层共三层,歇山顶。阁中央是一直通三层的空井,置有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塑像,造型精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林寺 | dà lín sì1. 庐山寺庙名。如: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宋·沈括《梦溪笔谈》。 |
报恩寺 | bào ēn sì1.古寺名。旧址在今苏州市。相传本为三国吴孙权母吴夫人所建之通玄寺。唐开元中改名开元寺。唐末毁于兵燹。后周显德中,吴越重建寺,移唐报恩山(支硎山)之报恩寺匾额于此,遂袭其名。寺有宝塔十一级,遭火后,南宋绍兴间重建,即现存之北寺塔。参阅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 |
霞屿寺 | xiá yǔ sì1.寺名。在浙江省鄞县。 |
青龙寺 | qīng lóng sì1.古寺名。是中国唐代密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实宗的发源地。初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本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 |
静安寺 | jìng ān sì1.在上海市内。原名"沪渎重玄寺"。相传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吴淞江滨﹐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静安寺﹐嘉定九年(1216年)移今址。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
鹤林寺 | hè lín sì1.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郊。始建于晋代,南朝宋武帝刘裕微时曾游于此。唐綦毋潜有《题鹤林寺》诗﹐宋苏轼有《游鹤林招隐》诗。 |
黄龙寺 | huáng lóng sì在四川省松潘县东宝顶山北侧。建于明代,原有前中后三寺,首尾相距7千米,规模宏大,现仅存后寺。前后寺之间为黄龙沟,沟内有小湖数百个,五彩缤纷,衬以瀑布、雪山和原始森林,景色奇绝,并有大熊猫、扭角羚等珍贵动物。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龙藏寺 | lóng cáng/zàng sì1.寺名。(1)在浙江省嵊县之北。南朝梁天监二年建,号龙宫院。李绅少年时寓此处。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名。(2)在河北省正定县东。隋开皇六年建,初名龙藏寺,后名龙兴寺,一名隆兴寺。清郭棻《畿辅通志.祠祀》:"龙兴寺:在府(真定府)治东,隋开皇六年建,初为龙藏寺。" 2.见"龙藏寺碑"。 |
龙藏寺碑 | lóng cáng/zàng sì bēi隋代碑刻。正书。额题《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劝造龙藏寺碑》。公元586年镌立于真定(今河北正定)。书法遒劲挺拔,宽博秀丽,上接六朝余绪,下开初唐先声。 |
寺的解释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gu刵 )。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笔画数:6;
部首:寸;
笔顺编号:121124
寺字开头的组词
寺字在中间的组词
寺字结尾的组词
寺的组词(以寺结尾)有:
大理寺
大相国寺
妇寺
寒山寺
萧寺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金山寺
鸿胪寺
东寺
东林寺
乌寺
九寺
乡寺
云寺
云岩寺
亭寺
仙峰寺
仙游寺
住寺
佛光寺
佛寺
保国寺
保圣寺
僧寺
兴教寺
内寺
冏寺
刹寺
北寺
南山寺
南普陀寺
南禅寺
卧佛寺
卿寺
同文寺
同泰寺
吴哥寺
有发头陀寺
朝寺
村寺
柏林寺
棘寺
槐宫棘寺
水寺
水西寺
法寺
法源寺
法门寺
法隆寺
清真寺
灵寺
灵岩寺
灵隐寺
烟寺
独乐寺
玄寺
瑶光寺
甘露寺
番寺
白马寺
百塔寺
百寺
监寺
相国寺
省寺
知寺
破山寺
礼拜寺
祖寺
祠寺
禁寺
禅寺
竹寺
塔尔寺
圣友寺
坟寺
城寺
大昭寺
大林寺
大秦寺
天童寺
奄寺
孤寺
孤山寺
官寺
宦寺
宫寺
寒寺
少林寺
尹寺
尼寺
山寺
崇圣寺
府寺
开元寺
怀圣寺
悬空寺
慈恩寺
扎什伦布寺
护国寺
。
寺字二字组词
寺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妇寺
萧寺
东寺
乌寺
九寺
乡寺
云寺
亭寺
住寺
佛寺
僧寺
内寺
冏寺
刹寺
北寺
卿寺
朝寺
村寺
棘寺
水寺
法寺
灵寺
烟寺
玄寺
番寺
百寺
监寺
省寺
知寺
祖寺
。
寺字三字组词
寺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大理寺
寒山寺
金山寺
鸿胪寺
东林寺
云岩寺
仙峰寺
仙游寺
佛光寺
保国寺
保圣寺
兴教寺
北寺塔
北寺狱
南山寺
南禅寺
卧佛寺
同文寺
同泰寺
吴哥寺
柏林寺
水西寺
法源寺
法门寺
法隆寺
清真寺
灵岩寺
灵隐寺
独乐寺
瑶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