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的组词

尸祝 shī zhù1.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 2.祭祀。 3.崇拜。
尸首 shī shǒu人的尸体:将尸首停在床榻上。
鞭尸 biān shī1.《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
三尸 sān shī1.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
傧尸 bīn shī1.古代祭祀时引导尸谓之傧尸。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冯尸 féng/píng shī1.古代丧殓中的遗体告别仪式。
棺尸 guān shī1.棺材中的尸体。
横尸 héng/hèng shī1.犹陈尸。
皇尸 huáng shī1.对君尸的敬称。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称"尸"。
磔尸 zhé shī1.陈尸。亦指戮尸。
宾尸 bīn shī1.周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的辛劳,设酒食请尸来吃,叫做宾尸。一说为祭祀名,指卿大夫于祭祀的次日再祭。
尸乡 shī xiāng1.古地名。又名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之新蔡镇。田横不愿称臣于汉,自刎于此。事见《史记.田儋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后借指隐者之所居。
尸夺 shī duó1.谓病重脱形如尸。
尸居 shī jú1.谓安居而无为。 2.指居位而不尽职。 3.见"尸居余气"。
尸次 shī cì1.古代祭祀时,尸所居的更衣帐。
尸注 shī zhù1.见"尸疰"。
尸臣 shī chén1.主事之臣。 2.犹尸位之臣。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
尸蹷 shī jué1.亦作"尸厥"。 2.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戮尸 lù shī1.刑罚的一种。陈尸示众﹐以示羞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崔杼之尸﹐将戮之﹐不得。"
艳尸 yàn shī1.指年轻女人的尸体。
覆尸 fù shī亦作“覆屍”。尸体倒地。多指被杀或被杀者。
负尸 fù shī1.鞍下有回毛的马。古人以为骑之不祥,故名。
酳尸 yìn shī1.古祭礼。尸食毕,主人献酒使少饮或漱口。尸,代表受祭者的活人。
尸利素餐 shī lì sù cān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同“尸位素餐”。
尸禄素餐 shī lù sù cān指空受俸禄而无所事事。也用作自谦之辞。
蒸骨验尸 zhēng gǔ/gū yàn shī1.旧时用酒醋蒸熏骨骼以定死因的验尸方法。
以泽量尸 yǐ zé liáng shī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伏尸百万 fú shī bǎi wàn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碎尸万段 suì shī wàn duàn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祖状之尸 zǔ zhuàng zhī shī1.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名。

尸的解释


shī
死人的身体:尸体。尸骸。僵尸。借尸还魂。
〔尸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尸尸素餐,“尸尸误国”。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笔画数:3;
部首:尸;
笔顺编号:513


尸字开头的组词

尸字在中间的组词

尸字结尾的组词

尸字二字组词

尸字三字组词

尸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