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的组词
佛狸 | fó/fú/bì/bó lí亦作“佛貍”。1.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2.借指 江苏 六合县 。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上有 佛貍祠 ,故名。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
河狸 | hé lí1.哺乳动物。体肥胖,后肢发达,毛长而密。穴居森林地区河边,善游泳,以树皮及草木植物为食。雄性能分泌河狸香。主要分布在苏联和北美洲,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亦产。毛皮与河狸香均极为珍贵。 |
火狸 | huǒ lí1.兽名。 |
狐狸 | hú lí狐的通称。 |
狸制 | lí zhì1.用狸皮裁制的衣服。《左传.定公九年》:"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晰帻而衣狸制。'"孔颖达疏:"《说文》云:'制,裁也。'衣狸制,谓着狸皮也。裁皮着之,明是裘矣。"一说,色采如狸皮的斗篷。 |
狸变 | lí biàn1.亦作"狸别"。 2.犹豹变。 |
狸头 | lí tóu/tou1.狸猫的头。 2.瓜名。 |
狸奴 | lí nú1.猫的别名。 |
狸德 | lí dé1.谓狐狸之性。《庄子.徐无鬼》:"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成玄英疏:"执守情志﹐唯贪饱食﹐此之形质﹐德比狐狸﹐下品之狗。"陆德明释文:"'是狸德也'谓贪如狐狸也。"一说﹐狸德指猫捕鼠饱而止的本性。郭庆藩集释引清俞樾曰:"《广雅.释兽》:狸﹑猫也。猫之捕鼠﹐饱而止矣﹐故曰是狸德也。" |
狸步 | lí bù1.古代大射时测量侯道的器具,长六尺。 |
狸沙 | lí shā/shà1.见"狸豆"。 |
狸物 | lí wù1.指潜藏在泥里的鱼鳖之类生物。 |
狸膏 | lí gāo/gào1.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 |
狸虫 | lí chóng1.隐藏在房屋孔穴中的虫类。 |
狸鼬 | lí yòu1.野猫﹑黄鼠之类。 |
猫狸 | māo/máo lí1.狸的一种。俗称野猫。 |
貔狸 | pì lí1.黄鼠。古时契丹称黄鼠为貔狸。 |
风狸 | fēng lí1.兽名。 |
老狐狸 | lǎo hú lí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
花面狸 | huā miàn lí哺乳动物,身体比家猫细长,全身灰色,鼻部和眼部有白纹,耳部有白色环纹。生活在山林中,吃果实、谷物、小鸟等。毛皮可用来制衣帽。也叫果子狸、青猺。 |
九节狸 | jiǔ jié lí1.狸的一种。 |
佛狸祠 | fó/fú/bì/bó lí cí1.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狸)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见《魏书.世祖记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二。 |
果子狸 | guǒ zǐ lí1.动物名。又称花面狸﹑白额灵猫。产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小像家猫,嗜食谷物﹑果实﹑小鸟﹑昆虫等。肉可食,味鲜美;毛皮可制裘。 |
牛尾狸 | niú wěi/yǐ lí1.狸之一种,肉味鲜美。 |
狐狸精 | hú lǐ jīng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
狸头竹 | lí tóu/tou zhú1.竹名。也称猫弹竹。 |
玉面狸 | yù miàn lí1.狸的一种。又称牛尾狸,果子狸。面白色,尾似牛,喜吃果实,捕鼠胜于猫。 |
九尾狐狸 | jiǔ wěi/yǐ hú lí1.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诈的人。 |
发屋求狸 | fā wū qiú lí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
简落狐狸 | jiǎn luò hú lí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狸的解释
lí
即“貉”。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笔画数:10;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2511211
狸字开头的组词
狸字在中间的组词
狸字结尾的组词
狸的组词(以狸结尾)有:
老狐狸
花面狸
九尾狐狸
九节狸
佛狸
发屋求狸
果子狸
毗狸
河狸
火狸
牛尾狸
狐狸
猦狸
猫狸
玉面狸
神狸
穷鼠啮狸
简落狐狸
文狸
斑狸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
豾狸
貔狸
貙狸
风狸
香狸
鱼狸
。
狸字二字组词
狸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佛狸
毗狸
河狸
火狸
狐狸
狸制
狸力
狸变
狸头
狸奴
狸子
狸德
狸步
狸沙
狸物
狸狌
狸猫
狸膏
狸藻
狸虫
狸裘
狸豆
狸首
狸鼬
猦狸
猫狸
神狸
文狸
斑狸
豾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