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的组词

东朔 dōng shuò1.汉武帝侍臣东方朔的省称。
元朔 yuán shuò1.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方朔 fāng shuò1.汉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
旬朔 xún shuò1.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不长的时日。
朔光 shuò guāng1.犹春光。
朔党 shuò dǎng1.宋元佑三朋党之一。主要人物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皆北方人﹐故称。
朔奠 shuò diàn1.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
朔庭 shuò tíng1.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 2.泛指北方。
朔数 shuò shù/shǔ/shuò1.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
朔旦 shuò dàn1.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
朔气 shuò qì北方的寒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涂 shuò tú1.见"朔途"。
朔漠 shuò mò指北方沙漠地区:朔漠飞沙|远征朔漠。
朔禽 shuò qín1.指雁。
朔策 shuò cè1.古代历法用语。犹今之言朔望月。西汉初通行的历法规定朔策为29.53085日﹐嗣后趋精密﹐故有小异。
朔雁 shuò yàn1.指北地南飞之雁。
朔雪 shuò xuě1.北方的雪。
朔鼙 shuò pí1.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河朔 hé shuò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2.见"河朔飮"。
班朔 bān shuò1.颁布正朔。犹后世颁行历书。
积朔 jī shuò1.谓年长日久。
奉朔 fèng shuò1.奉正朔。谓归顺臣服。
度朔 dù/duó shuò1.古代传说东海中的山名。
边朔 biān shuò1.北方边地。
饱朔 bǎo shuò1.谓饱餐朔食。朔食,古代帝王﹑贵族于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故称。
朔望月 shuò wàng yuè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
河朔饮 hé shuò yǐn/yìn1.《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东西南朔 dōng xī nán shuò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穷源朔流 qióng yuán shuò liú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龙荒朔漠 lóng huāng shuò mò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朔的解释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4315233511


朔字开头的组词

朔字在中间的组词

朔的组词(朔字在中间)有: 告朔饩羊 扑朔迷离 方朔桃 河朔饮 穷源朔流 龙荒朔漠

朔字结尾的组词

朔字二字组词

朔字三字组词

朔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方朔桃 朔参官 朔州市 朔望月 河朔饮

朔字四字组词

朔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告朔饩羊 扑朔迷离 东西南朔 穷源朔流 迷离扑朔 龙荒朔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