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的组词

川贝 chuān bèi1. 中药川贝母的简称。
三川 sān chuān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韦昭注:"三川,泾﹑渭﹑洛,出于岐山。"(2)东周以河﹑洛﹑伊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文选.鲍照》:"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李善注引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 2.指洛阳。
八川 bā chuān1.古代关中地区灞﹑浐(产)﹑泾﹑渭﹑酆(丰﹑沣)﹑镐(滈﹑鄗)﹑潦(涝)﹑潏(泬)八条河流的总称。
玄川 xuán chuān1.指黑河,即张掖河,在今甘肃省。
盘川 pán chuān1.旅费。
堤川 dī chuān1.堤防河川。
川人 chuān rén1.舟民,水居之民。
川光 chuān guāng1.波光水色。
川岫 chuān xiù1.山川。
川游 chuān yóu1.泅水渡河;游泳。
川禽 chuān qín1.指水生动物。
川色 chuān sè/shǎi1.川光。
川路 chuān lù1.水路。
蜀川 shǔ chuān1.蜀地的川流。 2.指蜀地。
裸川 luǒ chuān1.水名。以其地风俗男女共川而浴,故名。
防川 fáng chuān1.制止洪水的泛滥。 2.泛指防止水患。
霸川 bà chuān1.即灞水。
临川派 lín chuān pài1.明代传奇文学的一种流派。万历年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奇﹐着重刻划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他风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按﹐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
晴川阁 qíng chuān gé1.古阁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麓,隔江与黄鹤楼相对。明建。唐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句﹐阁名本此。
米粮川 mǐ liáng chuān盛产粮食的平川地带:北大荒成了东北的米粮川。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川渟岳峙 chuān tīng yuè zhì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冰川地貌 bīng chuān dì mào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积地貌,如终碛丘、鼓丘、蛇形丘等。
名山大川 míng shān dà chuān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樊川文集 fán chuān wén jí别集名。唐代杜牧著。杜牧有别墅在樊川,故名。二十卷,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后宋人增补《外集》、《别集》各一卷。有明刻本。清代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注释较详。
百川朝海 bǎi chuān cháo hǎi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百川赴海 bǎi chuān fù hǎi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四川大学 sì chuān dà xué中国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成都。创建于1931年。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农村建设学院等,以及中日语言文学、历史学、法律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系。
山川米聚 shān chuān mǐ jù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颍川四长 yǐng chuān sì cháng/zhǎng1.指东汉荀淑﹑韩韶﹑陈寔﹑锺皓四县令。淑等皆颍川人,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

川的解释


chuān
河流:名山大川。川流不息。
平原,平地:平川。米粮川。
〔川资〕旅费。
特指中国四川省:川剧。川菜。川贝。

笔画数:3;
部首:川;
笔顺编号:322


川字开头的组词

川字在中间的组词

川字结尾的组词

川字二字组词

川字三字组词

川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