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的组词
戟髯 | jǐ rán1.戟形的须髯。 |
攀髯 | pān rán1.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
胡髯 | hú rán1.亦作"胡?"。 2.颊旁及下巴上的胡须。 |
虬髯 | qiú rán1.拳曲的连鬓胡须。 2.见"虬髯客"。 |
银髯 | yín rán1.白胡须的美称。 |
青髯 | qīng rán1.指龟背甲上的绿毛。 |
须髯 | xū rán1.亦作"须?"。 2.络腮胡子。 |
黳髯 | yī rán1.黑色的胡须。 |
髯丽 | rán lì/lí1.即髯公。参见"髯公"。 |
髯公 | rán gōng1.传说中的猿猴类动物。 |
髯参 | rán cān/shēn1."髯参军"的省称。晋郄超为桓温记室参军﹐多髯,时人称"髯参军"。后用以称记室参军。 |
髯叟 | rán sǒu1.多须的老人。 |
髯奴 | rán nú1.亦作"髥奴"。 2.多须的奴仆。 |
髯戟 | rán jǐ1.谓须髯张开如戟。 |
髯胡 | rán hú1.胡人多须﹐故称。 |
髯苏 | rán sū/sù1.亦作"髥苏"。 2.宋苏轼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
髯虵 | rán shé1.见"髯蛇"。 |
髯髯 | rán rán1.多须貌。 2.舒展迟缓貌。 |
髯鬣 | rán liè1.亦作"髥?"。 2.胡须。 |
黑髯 | hēi rán1.黑色的长须。 |
龙髯 | lóng rán1.亦作"龙髥"。亦作"龙?"。 2.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3.帝王之须。 4.喻松叶;松。 |
美髯公 | měi rán gōng1.三国蜀关羽的美称。 2.朱仝的绰号。 |
虬髯客 | qiú rán kè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隋末人﹐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李靖﹑红拂﹐与红拂认为兄妹﹐因李靖得见李世民(唐太宗)﹐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靖﹐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贞观十年﹐南蛮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靖知虬髯客成事﹐归告红拂﹐沥酒贺之。见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 2.借指外国人。 |
虬髯翁 | qiú rán wēng1.即虬髯客。 |
蛟客髯 | jiāo kè rán1.海苔的别名。 |
髯主簿 | rán zhǔ bù/bó1.见"髯须主簿"。 |
须髯如戟 | xū rán rú jǐ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
狞髯张目 | níng rán zhāng mù犹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
苍髯如戟 | cāng rán rú jǐ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青须好像长戟。形容相貌威猛。 |
长髯主簿 | cháng rán zhǔ bù1.羊的别称。 |
髯的解释
rán
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发苍髯。髯口(演戏用的假胡子。“口”读轻声)。
笔画数:15;
部首:髟;
笔顺编号:121115433325211
髯字开头的组词
髯的组词(以髯开头)有:
髯主簿 髯丽 髯公 髯参 髯参军 髯叟 髯口 髯士 髯夫 髯奴 髯孙 髯客 髯戟 髯断 髯狎 髯胡 髯苏 髯茹 髯虵 髯蛇 髯阉 髯须 髯须主簿 髯须参军 髯髯 髯鬣 髯鼎升遐 髯龙。
髯字在中间的组词
髯字结尾的组词
髯的组词(以髯结尾)有:
掀髯
丰髯
松髯
玉髯
皓髯
奋髯
戟髯
扬眉奋髯
攀髯
胡髯
虬髯
蛟客髯
衰髯
银髯
霜髯
青髯
须髯
驼背羊髯
黳髯
髭髯
髯髯
鬒髯
鬓髯
鳞髯
鹤骨霜髯
黑髯
鼓髯
龙髯
。
髯字二字组词
髯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掀髯
髯口
髯蛇
丰髯
松髯
玉髯
皓髯
奋髯
戟髯
攀髯
胡髯
虬髯
衰髯
银髯
霜髯
青髯
须髯
黳髯
髭髯
髯丽
髯公
髯参
髯叟
髯士
髯夫
髯奴
髯孙
髯客
髯戟
髯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