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的组词

胡桐 hú tóng1.又名红厚壳﹑海棠果。藤黄科。常绿乔木。干高大﹐叶对生﹐有光泽﹐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白色﹐有香气。核果球形﹐熟时黄色﹐肉质。生长于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东南亚至非洲亦产。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滑润油和医药用;木材坚实﹐是良好的造船﹑枕木﹑桥梁用材;树皮含树脂﹐供药用。 2.胡杨的别名。
刺桐 cì/cī tóng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桐城。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檀桐 tán tóng1.檀木与桐木。泛指良材。
枯桐 kū tóng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2.《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桐丝 tóng sī1.指琴弦。
桐乳 tóng rǔ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 2.喻指安乐窝。
桐凤 tóng fèng1.见"桐花凤"。
桐孙 tóng sūn/xùn1.桐树新生的小枝。北周庾信《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唐周贺《赠神遘上人》诗:"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孙枝"。 2.指琴。
桐宫 tóng gōng1.商代桐地的宫室。相传为汤葬地。伊尹曾放太甲于此。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
桐梓 tóng zǐ1.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桐花 tóng huā1.桐树的花。 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桐雷 tóng léi1.桐君﹑雷公的并称,相传皆为黄帝时掌药之臣。
桐音 tóng yīn1.琴声。
桐马 tóng mǎ1.桐木作的马。古代祭祀用品。
桐鱼 tóng yú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桐木鱼"。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于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3.僧寺用的木鱼。
焦桐 jiāo tóng1.琴名。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
爨桐 cuàn tóng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 2.指焦尾琴。
空桐 kōng/kòng/kǒng tóng1.见"空同"。 2.复姓。商之后以国为姓﹐有空桐氏。见《史记.殷本纪论》。
孤桐 gū tóng1.特生的梧桐。 2.因峄阳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于峄山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青桐 qīng tóng1.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桐严嫂 tóng yán sǎo1.旧时对桐庐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严州,并以桐君山﹑严陵濑著名,故称。
桐叶戏 tóng yè/xié xì/hū1.指桐叶封弟故事。
桐木人 tóng mù rén1.桐木作的人形。古时作蛊祝之用。
桐柏宫 tóng bǎi/bó/bò gōng1.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梧桐木 wú tóng mù1.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絮可织布,称橦花布或桐花布,即棉布。
梧桐角 wú tóng jiǎo/jué1.用梧桐叶卷成的角状物。可吹奏鸣响。
胡桐泪 hú tóng lèi1.胡杨树脂。其结晶体名胡杨碱。
三尺焦桐 sān chǐ/chě jiāo tóng1.指琴。汉蔡邕有焦尾琴,故称。
梧桐半死 wú tóng bàn sǐ比喻丧失配偶。
梧桐断角 wú tóng duàn jiǎo指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比喻柔能胜刚。

桐的解释


tóng
〔泡(
〔梧桐〕见“
p乷 )桐〕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梧”。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251251


桐字开头的组词

桐字在中间的组词

桐字结尾的组词

桐字二字组词

桐字三字组词

桐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