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组词

二刘 èr liú1.指前﹑后汉开国之君刘邦﹑刘秀。 2.指隋经学家刘炫﹑刘焯。 3.指汉刘向﹑刘歆父子。 4.指明刘鈗﹑刘棨。 5.指清刘宝楠﹑刘文淇。
何刘 hé/hē/hè liú1.南朝梁文学家何逊与刘孝绰的并称。
公刘 gōng liú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豳地并修建住房、发展农业等事迹,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刘村 liú cūn1.宋代画家刘益的美称。
刘杜 liú dù1.明末刘綎﹑杜松的并称。刘杜在辽地与清兵激战,壮烈牺牲。
刘歆 liú xīn1. 西汉人,数学家,对历法和圆周率有研究。
刘海 liú hǎi妇女或儿童额前垂覆的短发:一排刘海微微有些儿卷曲。
刘灵 liú líng1.即晋代的刘伶。亦称"刘参军"。
刘纲 liú gāng1.三国时吴下邳人。传说他能檄召鬼神,后与妻樊云翘同入四明山仙去。
刘表 liú biǎo1.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
刘贾 liú gǔ/jià/jiǎ1.汉代刘向﹑贾谊的并称。
刘项 liú xiàng1.刘邦﹑项羽的并称。
杨刘 yáng liú1.宋杨亿与刘筠的并称。
毗刘 pí liú1.树木枝叶枯落,树荫稀疏。
火刘 huǒ liú1.指汉王室刘氏。刘氏自命以火德王,故称。
姬刘 jī liú1.周朝和汉朝。周,姬姓,汉,刘姓,故称。
孙刘 sūn/xùn liú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 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 3.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
干刘 gān/gàn liú1.虔刘。劫掠;杀戮。
徐刘 xú liú1."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貙刘 chū liú1.古代天子于立秋日射牲以祭宗庙之礼。
遏刘 è liú1.制止杀戮。《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郑玄笺:"遏,止。嗣子武王,受文王之业,举兵伐殷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诗》所云遏刘也。'"一说为灭绝。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刘仙掌 liú xiān zhǎng1.唐代诗人刘象的美称。
刘家峡 liú jiā/gū/jie xiá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甘肃兰州以西。峡谷长约11千米,落差18米。峡口已建成大型水电站。
刘师哥 liú shī gē1.牡丹花品种之一。
刘琨舞 liú kūn wǔ1.《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同寝,祖中夜闻荒鸡鸣,蹴醒刘琨,起而舞剑。后以"刘琨舞"喻志士奋发之情。
刘表牛 liú biǎo niú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后因以"刘表牛"谓大而无用之物。
刘阿斗 liú ā/ē dǒu/dòu1.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
刘随州 liú suí zhōu1.即唐代诗人刘长卿。他曾任随州剌史,因称刘随州。
前刘海 qián liú hǎi1.头发的样式之一。清末一般浮浪子弟除梳着油松大辫外﹐额上还留有一排一二寸长的短发﹐称"前刘海"。 2.专指妇女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
杨刘体 yáng liú tǐ/tī/bèn1.即西昆体。宋初以杨亿﹑刘筠等为代表的一派诗体。

刘的解释


(劉)
liú
姓。

笔画数:6;
部首:刂;
笔顺编号:413422


刘字开头的组词

刘字在中间的组词

刘的组词(刘字在中间)有: 荆刘拜杀 依刘客 前刘海 前度刘郎 杨刘体 茂陵刘郎 醉刘伶

刘字结尾的组词

刘字二字组词

刘字三字组词

刘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