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的组词

下箸 xià zhù1.亦作"下筯"。 2.用筷子取食;吃。
众箸 zhòng zhù1.见"众着"。
倒箸 dǎo/dào zhù1.见"倒着"。
借箸 jiè zhù指为人出谋划策: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前箸 qián zhù1.进餐时座前的筷子。《汉书.张良传》:"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筯"。后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显箸 xiǎn zhù1.见"显著"。
析箸 xī zhù1.谓分家。箸,筷子。
沙箸 shā/shà zhù1.亦作"沙筯"。 2.一种植物,多生于海滩中。
渊箸 yuān zhù1.深沉清朗。
白箸 bái zhù1.见"白着"。
竹箸 zhú zhù1.竹筷。
箸作 zhù zuò1.写作的成品。 2.古代职官名。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省称。掌国史资料及撰述之职。宋苏轼有《送岑箸作》诗。
箸匕 zhù bǐ1.筷和勺。均取食用具﹐常连用。
箸撰 zhù zhuàn1.撰述;写成的作品。
箸録 zhù lù1.记载;记录。
箸鞭 zhù biān1.驱马加鞭。意谓奋发向前。
罢箸 bà zhù1.见"罢筯"。放下筷子。谓中止进餐。
失箸 shī zhù1.见"失匕箸"。
论箸 lùn/lún zhù1.见"论著"。
运箸 yùn zhù1.典出《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后以"运箸"指运筹计谋。
较箸 jiào zhù1.见"较着"。
回鱼箸 huí yú zhù1.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失匕箸 shī bǐ zhù1.《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张良借箸 zhāng liáng jiè zhù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
临食废箸 lín shí fèi zhù箸:筷子。临到吃时却丢掉了筷子。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
借箸代筹 jiè zhù dài chóu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箸土傅籍 zhù tǔ fù jí1.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箸长碗短 zhù chàng wǎn duǎn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
象箸玉杯 xiàng zhù yù bēi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运筹借箸 yùn chóu jiè zhù指运筹计谋。

箸的解释


zhù
筷子。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显。

笔画数:14;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132511


箸字开头的组词

箸的组词(以箸开头)有: 土傅籍 长碗短

箸字在中间的组词

箸的组词(箸字在中间)有: 借箸代筹 无下箸处 象箸玉杯

箸字结尾的组词

箸字二字组词

箸字三字组词

箸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回鱼箸 失匕箸

箸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