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的组词

兰亭 lán tíng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3.见"兰亭春"。
兰夜 lán yè1.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
兰掖 lán yè/yē1.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
兰棹 lán zhào/zhuō1.兰舟。
兰署 lán shǔ1.即兰台。指秘书省。
兰膏 lán gāo/gào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2.一种润发香油。
兰艾 lán ài/yì兰草和艾草。兰草香、艾草臭,比喻良莠、善恶或贵贱:兰艾不分|兰艾同生|兰艾同焚。
兰芳 lán fāng1.兰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贤人。
兰芷 lán zhǐ1.兰草与白芷。皆香草。
兰荪 lán sūn1.即菖蒲。一种香草。 2.指佳子弟。
朱兰 zhū lán1.兰花的一种。
林兰 lín lán1.花名。或曰栀子的别名。 2.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格兰 gé lán1.见"格兰姆"。
盂兰 yú lán1.见"盂兰盆"。
米兰 mǐ lán意大利最大工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人口158.1万(1982年)。大工业中心,以钢铁、汽车、电子等重工业占优势。北部地区最大交通枢纽。市内多教堂和艺术建筑,如米兰大教堂、拉·斯卡拉大剧院等。米兰博览会是世界最大博览会之一。
红兰 hóng/gōng lán1.兰草的一种。
言兰 yán lán1.谓谈得很融洽﹐情投意合。语出《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録兰 lù lán1.绿襕﹐下截加绿的襕衫。文士之服。
木兰花 mù lán huā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
椒兰院 jiāo lán yuàn1.后妃居住的宫院。
纳兰词 nà lán cí词集。清代纳兰性德作。五卷,补遗一卷。收词三百三十余首。另有《饮水词》等,均非足本。
嗢石兰 wà shí lán1.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氏。
裸兰车 luǒ lán chē/jú1.古称天子丧服之车。
贺兰仙 hè lán xiān1.即何仙姑。传说中的女仙。八仙之一。
金兰友 jīn lán yǒu1.谓情意相投的朋友。语出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芝兰玉树 zhī lán yù shù芝兰:香草;玉树:用玉做的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荷兰画派 hé/hè lán huà pài17世纪兴起于荷兰。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转向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用写实手法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除肖像画和宗教历史画外,还发展了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及动物画。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
金兰之契 jīn lán zhī qì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金兰小谱 jīn lán xiǎo pǔ1.亦省作"金兰谱"。 2.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
难言兰臭 nán yán lán xiù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兰的解释


(蘭)
lán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书上指“木兰”。
古同“栏”,家畜圈(ju刵 )。
古同“斓”,斑斓。
姓。

笔画数:5;
部首:丷;
笔顺编号:43111


兰字开头的组词

兰字在中间的组词

兰字结尾的组词

兰字二字组词

兰字三字组词

兰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