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的组词

腹议 fù yì〈书〉嘴上没说出,心里有看法。
谈议 tán yì1.讨论切磋。 2.谓议论是非。
体议 tǐ/tī/bèn yì1.举止谈吐。
倡议 chàng yì①发起,带头提出建议:倡议开展竞赛。②首先提出的建议:发出倡议|倡议书|倡议的内容。
条议 tiáo/tiāo yì1.指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疏或文书。
法议 fǎ yì1.根据法律议罪。
计议 jì yì商议:从长~ㄧ他们~着生产竞赛的办法。
议制 yì zhì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2.礼仪制度。议﹐通"仪"。 3.讨论制宪。
议姻 yì yīn1.犹议婚。
议婚 yì hūn1.说亲﹔商谈联姻之事。唐白居易有《议婚》诗。
议幕 yì mù1.幕府。亦指幕僚。
议惩 yì chěng1.谓评议其罪给予惩处。
议断 yì duàn1.论议裁断。
议狱 yì yù1.犹断狱﹐审议狱案。
议蠲 yì juān1.谓审议灾情﹐蠲免赋税。
议鼎 yì dǐng1.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武帝召而问之。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诽议 fěi yì1.责难﹐非议。
谠议 dǎng yì1.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较议 jiào yì1.评论驳议。
辩议 biàn yì1.辨析议论。辩﹐通"辨"。
进议 jìn yì1.谓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
会议室 huì/kuài yì shì1.供开会用的房间。2.通常包含有一张大会议桌而预定作为董事会会议之用的房间。如:董事会每月在该会议室召开一次会议。
参政议政 cān zhèng yì zhèng特指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嘉议大夫 jiā yì dà/dài/tài fū/fú1.礼部尚书的别称。
大抗议书 dà kàng yì sh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纲领。1641年11月由国会通过。列举了国王的暴政,要求实行一系列改革,如限制主教权力,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制等。被查理一世拒绝,不久双方爆发内战。
存而不议 cún ér bù yì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庐山会议 lú shān huì/kuài yì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党的工作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左”倾错误。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党的工作的基本估计,并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的工作错误提出了批评意见。23日,毛泽东在会上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的信,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动摇性,是右倾性质。会议实际进程转向,错误地开展了反对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斗争。全党的工作也
心非巷议 xīn fēi xiàng yì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议行合一 yì xíng/háng hé/gě yī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政体。与“三权分立”相对。权力机关不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分权,不受它们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但有职能上的分工:权力机关执行立法和监督的职能,行政机关执行行政管理的职能,司法机关执行审判和法律监督的职能。
论议风生 lùn yì fēng shēng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议的解释


(議)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笔画数:5;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434


议字开头的组词

议字在中间的组词

议字结尾的组词

议字二字组词

议字三字组词

议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