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组词

土包 tǔ bāo1.方言。犹地痞,土棍。 2.土堆;土岗。
荷包 hé/hè bāo①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②指衣服上的兜儿。
包剿 bāo jiǎo围剿。
包场 bāo cháng预先定下一场电影、戏剧等的全部或大部分座位。
包复 bāo fù1.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包慌 bāo huāng1.遮掩。
包拢 bāo lǒng1.方言。包裹。
包揽 bāo lǎn兜揽过来,全部承担:政府部门不可能把各种事务都~起来。
包桑 bāo sāng1.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注:"包桑多根﹐植桑至于根多﹐民安其居之验。" 2.比喻根基稳固。 3.比喻不牢固;倾危。
包畜 bāo xù1.包藏。
包粟 bāo sù1.即玉米。
包羞 bāo xiū1.忍受羞辱。
包覆 bāo fù1.包容覆盖。
包钞 bāo chāo1.见"包抄"。
包髻 bāo jì1.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卷包 juàn/juǎn bāo1.犹言席卷。
潜包 qián bāo1.犹包藏。
坤包 kūn bāo妇女用的挎包、手提包等,一般比较小巧。
搂包 lǒu/lōu bāo1.兜揽买卖的中间人。
脑包 nǎo bāo1.罩住头发的软巾。古称帻。 2.方言。小土山。
麇包 jūn/qún bāo1.亦作"麏包"。 2.以白茅包的死獐子。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鼓包 gǔ bāo(~儿)物体或身体上鼓起疙瘩:他的脸上鼓了一个包儿。
气包子 qì bāo zǐ1. [口]∶比喻爱生气的人。
浪包喽 làng bāo lóu/lou1.见"浪包娄"。
急救包 jí jiù bāo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供急救伤病员时使用。
赤包儿 chì bāo er1.即王瓜。一种多年生蔓草的果实,大如鸭卵,熟时红色。
包兰铁路 bāo lán tiě lù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归了包堆 guī le bāo duī所有的都包括在内,总共。
胆大包身 dǎn dà bāo shēn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骑马顶包 qí mǎ dǐng bāo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包的解释


bāo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坕 )包。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围:包围。包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姓。

笔画数:5;
部首:勹;
笔顺编号:35515


包字开头的组词

包字在中间的组词

包字结尾的组词

包字二字组词

包字三字组词

包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