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的组词

壁厢 bì xiāng1.边;旁。
边厢 biān xiāng一旁;旁边: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两边厢是廊庑。
连厢 lián xiāng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东厢 dōng xiāng1.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两厢 liǎng xiāng①两边的厢房。②两旁:站立~。
关厢 guān xiāng城门外大街和附近的地区。
厢公 xiāng gōng1.南朝梁侯景对其亲信封加的官号。
厢军 xiāng jūn宋代驻各州的镇兵。宋初厢军不习武技,主要供地方当局役使,选壮勇者入京师充禁军。仁宗时为对付农民起义,始教厢军习武。
厢村 xiāng cūn1.城郊的乡村。
厢长 xiāng cháng/zhǎng1.旧时主管一厢行政之官吏。厢,城内外近城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域。
瑶厢 yáo xiāng1.华美的厢房。
登厢 dēng xiāng1.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
弓厢 gōng xiāng1.烘弓的箱。
撺厢 cuān xiāng1.见"撺箱"。
车厢 chē xiāng1.火车﹑汽车等用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
这厢 zhè xiāng1.见"这壁厢"。
那厢 nà/nǎ/nèi/nā xiāng1.何处;哪里。
半壁厢 bàn bì xiāng1.旁边,一边。
南西厢 nán/nā xī xiāng1.以南曲演唱《西厢记》故事的南戏或传奇剧本的通称。系据王实甫北曲《西厢记》翻变而成,情节基本相同,有宋元南戏《崔莺莺西厢记》(作者不详),明李景云南戏《莺莺西厢记》和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陆天池西厢记》等。
厢蓝旗 xiāng lán qí1.镶蓝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
右壁厢 yòu bì xiāng1.右边;右侧。
四壁厢 sì bì xiāng1.四面,四周。
打连厢 dǎ/dá lián xiāng1.一种民间舞蹈。又名"金钱棍"。北方称为"霸王鞭"或"花棍"。演员所用之棍用竹子或细木制成,长二尺许,其中四至六处挖有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分上下两面,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演者边唱边舞,其歌曲多为民间小调,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
那壁厢 nà/nǎ/nèi/nā bì xiāng1.哪边;何处。
一厢情原 yī xiāng qíng yuán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原”。
一厢情愿 yī xiāng qíng yuàn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三等车厢 sān děng chē/jú xiāng油画。法国杜米埃作于1862年。描绘乘坐在火车第三等车厢中的一批普通乘客。通过这些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乘客的不同面貌和表情的刻画,表现了法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概貌及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
两厢情愿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面都愿意,互不勉强。
四厢乐歌 sì xiāng lè/yuè gē1.晋与南朝宋齐时,朝会燕飨所用的乐歌,统称四厢乐歌。
待月西厢 dài yuè xī xiāng指情人私相约会。

厢的解释


xiāng
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东厢房。西厢房。
边,方面:这厢。
靠近城的地区:城厢。关厢。
戏院或影院里特别隔开的座位:包厢。
车里容纳人或货的地方:车厢。

笔画数:11;
部首:厂;
笔顺编号:13123425111


厢字开头的组词

厢字在中间的组词

厢的组词(厢字在中间)有: 西厢记 一厢情原 一厢情愿 两厢情愿 四厢乐歌

厢字结尾的组词

厢字二字组词

厢字三字组词

厢字四字组词

厢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一厢情原 一厢情愿 三等车厢 两厢情愿 四厢乐歌 待月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