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组词

鼎元 dǐng yuán1.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
鼎革 dǐng gé/jí〈书〉除旧布新,指改朝换代。参看〖革故鼎新〗。
享鼎 xiǎng dǐng1.犹鼎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奢排场。
毚鼎 chán dǐng1.鼎名。即春秋时鲁国所铸谗鼎。
牛鼎 niú dǐng1.可容一牛的鼎。语本《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高诱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 2.谓饭牛负鼎。指伊尹负鼎勉汤称王和百里奚饭牛车下之事。后以"牛鼎"借指远大的抱负。 3.鼎名。其足饰形似牛首。
牢鼎 láo dǐng1.指盛牲肴的食鼎。
窃鼎 qiè dǐng1.谓窃位。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因喻王位﹑帝业。
窥鼎 kuī dǐng1.犹问鼎。谓阴谋篡国。
干鼎 gān/gàn dǐng1.指商代伊尹以烹调事汤的故事。相传伊尹本系汤妃的陪嫁之臣,无由见汤,乃制作佳肴以献,乘机说汤,终佐汤取天下。事见《史记.殷本纪》。后因以"干鼎"指开国元勋。
延鼎 yán dǐng1.倒覆的鼎。
舐鼎 shì dǐng1.《太平广记》卷八引晋葛洪《神仙传.刘安》:"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后因以"舐鼎"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
鼎吕 dǐng lǚ1.《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贞索隐:"九鼎大吕,国之宝器。言毛遂至楚,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大吕﹐为周宗庙的大钟。后遂以"鼎吕"指事物及言论的份量重。
鼎游 dǐng yóu1.谓鱼游于鼎釜。比喻无生路。
鼎路 dǐng lù1.见"鼎路门"。
鼎锅 dǐng guō1.有足的煮器。
鼎阀 dǐng fá1.显赫之门第。
鼎饪 dǐng rèn1.相传商傅说以调鼎烹饪之事向武丁喻说治国之理。后遂以"鼎饪"喻治理国政或治国的大臣。
龙鼎 lóng dǐng1.以龙为饰之鼎。 2.《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后因以"龙鼎"为帝王崩殂之典。
定鼎门 dìng dǐng mén1.唐代东都洛阳城南有三门,其正南名定鼎门。
调鼎手 tiáo/diào dǐng shǒu1.调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国之材。
重裀列鼎 chóng yīn liè dǐng裀:夹层床垫。形容生活富裕,位居高官。
鼎力相助 dǐng lì xiāng zhù鼎力:大力;助:帮助,支持。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九鼎一丝 jiǔ dǐng yī sī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染指于鼎 rǎn zhǐ yú dǐng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商衡周鼎 shāng héng zhōu dǐng1.谓伊尹和周公。
言重九鼎 yán zhòng jiǔ dǐng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雊雉升鼎 gòu zhì shēng dǐng1.殷高宗祭成汤﹐野雉飞登祭鼎而鸣的故事。古代认为是变异之兆。
鼎折餗覆 dǐng shé sù fù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鼎铛玉石 dǐng chēng yù shí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鼎的解释


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坣g )。

笔画数:12;
部首:鼎;
笔顺编号:251115132125


鼎字开头的组词

鼎字在中间的组词

鼎字结尾的组词

鼎字二字组词

鼎字三字组词

鼎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