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的组词

吾吾 wú/yù wú/yù1.疏远貌。
三吾 sān wú/yù1.唐元结有浯溪﹑吾亭﹑峿台,合称三吾。
仇吾 chóu/qiú wú/yù1.即仇由。
木吾 mù wú/yù1.木棒名。汉代御史﹑校尉﹑郡守﹑都尉﹑县长之类官员皆用木吾夹车。
橐吾 tuó wú/yù1.款冬花的别名。
注吾 zhù wú/yù1.回纥族复姓。唐代有注吾合素。见《新唐书.回鹘传下》。
混吾 hùn/hún wú/yù1.昆吾,山名。传说此山出美金。一说次于玉的石名。
真吾 zhēn wú/yù1.实在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吾仗 wú/yù zhàng1.帝王仪卫所持之棒。始自汉代,为执金吾所持。以铜为之,黄金饰其两端。又称金吾﹑吾棒。仗,也写作"杖"。
吾们 wú/yù mén1.我们。
吾山 wú/yù shān1.山名。即鱼山。在今山东东阿县。
吾庐 wú/yù lú1.我的屋舍。
吾许 wú/yù xǔ/hǔ1.我处。
干吾 gān/gàn wú/yù1.金文用语。捍御。
徐吾 xú wú/yù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驺吾 zōu wú/yù1.兽名。即驺虞。
魁吾 kuí wú/yù1.见"魁梧"。
吾丘子 wú/yù qiū zǐ1.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事详汉刘向《说苑.敬慎》。
吾道东 wú/yù dào dōng1.谓己之学术向东流播。《后汉书.郑玄传》:"﹝玄﹞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后因用为感叹己之学术东流或同道东去的语典。
金吾卫 jīn wú/yù wèi1.掌管皇帝禁卫﹑扈从等事的亲军。
金吾子 jīn wú/yù zǐ1.对金吾官员表示尊敬的泛称。
左支右吾 zuǒ zhī yòu wū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金吾不禁 jīn wú bù jìn金吾:秦汉时执掌京城卫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时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终夜观灯,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
从吾所好 cóng wǔ suǒ hào吾:我;好:爱好,嗜好。根据自己的爱好行事。
河汉吾言 hé hàn wú yán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维吾尔文 wéi wú/yù ěr wén1.我国维吾尔族的文字。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后来改为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59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新老维吾尔文同时并用。198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全面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吾膝如铁 wú xī rú tiě比喻刚强不屈。
唯吾独尊 wéi wú dú zūn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独尊”。
支支吾吾 zhī zhī wú wú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金吾将军 jīn wú/yù jiāng/jiàng jūn1.古代官名。掌管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事。

吾的解释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姓。
Iwe



古同“御”,抵御。
Iwe

笔画数:7;
部首:口;
笔顺编号:1251251


吾字开头的组词

吾字在中间的组词

吾字结尾的组词

吾字二字组词

吾字三字组词

吾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昆吾刀 昆吾锋 吾丘子 吾道东 张吾军 金吾卫 金吾子 金吾鸟

吾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