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组词

龙心 lóng xīn1.圣意,皇帝的情绪。
火龙 huǒ lóng①形容连成一串的灯火或连成一线的火焰:大堤上的灯笼火把像一条~ㄧ~乘着风势迅速延伸。②〈方〉从炉灶通向烟囱的倾斜的孔道。
孽龙 niè lóng1.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 2.喻难以制服的人。
恐龙 kǒng lóng古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最繁盛,种类很多,大的长达30米,在中生代末期灭绝。
逢龙 féng lóng1.山名。
骇龙 hài lóng1.受惊的鱼。
龙亨 lóng hēng/pēng1.谓皇帝亨通顺利。
龙姿 lóng zī1.旧指皇帝的姿质风度。 2.骏马的姿态。
龙盘 lóng pán1.亦作"龙蟠"。 2.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 3.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 4.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
龙符 lóng fú1.即龙节。借指地方长官。 2.指道教符箓。
龙蠖 lóng huò1.《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蠖"指屈伸。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径。
龙血 lóng xuè/xiě1.指死于战争者之血。 2.龙血树树干分泌的红色树脂。参见"龙血树"。
龙逄 lóng páng1.见"龙逢"。
龙額 lóng é1.亦作"龙额"。 2."龙雒侯"的省称。
龙鰕 lóng xiā1.见"龙虾"。
龙鼎 lóng dǐng1.以龙为饰之鼎。 2.《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后因以"龙鼎"为帝王崩殂之典。
独眼龙 dú yǎn lóng瞎了一只眼的人(含诣谑意)。
盘龙髻 pán lóng jì1.指妇女盘绕卷曲的发髻。
走龙蛇 zǒu lóng shé1.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鱼龙戏 yú lóng xì/hū1.见"鱼龙百戏"。
龙凤菜 lóng fèng cài1.粤帮菜肴。以蛇和鸡为原料烹制。
龙头竿 lóng tóu/tou gān1.即龙画竿。
龙章凤姿 lóng zhāng fèng zī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龙翔凤舞 lóng xiáng fèng wǔ犹言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龙蟠凤逸 lóng pán fèng yì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五爪金龙 wǔ zhǎo/zhuǎ jīn lóng1.相传五代后汉刘知远年轻落难时,曾躲在马鸣王庙供桌下,伸手偷吃福鸡。适逢李员外前来烧香,只见满殿红光,神帐里现出五爪金龙,将福鸡抓了去。见明人改本《白兔记.祭赛》。 2.别称"牵牛花"﹑"假薯藤"。多年生缠绕藤本。花淡紫色,秋季开放。原产北非,我国南方常栽培庭园中。叶﹑果可供药用。
伏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牛眠龙绕 niú mián lóng rào形容坟地风水好。
神龙马壮 shén lóng mǎ zhuàng比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龙荒蛮甸 lóng huāng mán diàn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龙的解释


(龍)
lóng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笔画数:5;
部首:龙;
笔顺编号:13534


龙字开头的组词

龙字在中间的组词

龙字结尾的组词

龙字二字组词

龙字三字组词

龙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