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的组词

骨董 gǔ/gū dǒng同‘古董’。
关董 guān dǒng1.五代画家关仝﹑董元的并称。
司董 sī dǒng1.犹董事长。
客董 kè dǒng1.客民中头目的自称。
懵董 měng dǒng1.见"懵懂"。
振董 zhèn dǒng1.振动。古代九拜之一。参见"振动"。
董一 dǒng yī1.统一主持;一统。
董事 dǒng shì董事会的成员。
董作 dǒng zuò1.监督工程。
董劝 dǒng quàn1.督导劝勉。
董司 dǒng sī1.监督掌管。 2.指掌管军政之人。
董帅 dǒng shuài1.见"董率"。
董帷 dǒng wéi1.《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董役 dǒng yì1.监督劳作。 2.正其事理。
董振 dǒng zhèn1.犹慎重。
董率 dǒng shuài/lǜ1.亦作"董帅"。 2.统率;领导。
董董 dǒng dǒng1.丰盛貌。 2.象声词。
董酒 dǒng jiǔ贵州遵义出产的一种白酒 。
迁董 qiān dǒng1.汉司马迁和春秋晋史官董狐的并称。
董事会 dǒng shì huì/kuài某些企业或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董狐笔 dǒng hú bǐ1.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
乱董董 luàn dǒng dǒng1.形容杂乱无条理。
今董狐 jīn dǒng hú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后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别董大 bié dǒng dà诗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时的音乐家。诗共二首,前一首尤为著名,全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慰藉远行的友人,语言质朴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
杂骨董 zá gǔ/gū dǒng1.比喻杂而不精。
董解元 dǒng jiě/jiè/xiè yuán金代戏曲作家。生平不详,“解元”系当时对读书人的敬称。著有《西厢记诸宫调》,通称《董西厢》,是今存宋、金诸宫调中最完整的作品。
董逃歌 dǒng táo gē1.东汉灵帝时童谣。内容写董卓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骨董羹 gǔ/gū dǒng gēng1.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
鬼董狐 guǐ dǒng hú1.指专门为鬼作传记的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干寶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不知丁董 bù zhī dīng dǒng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董的解释


dǒng
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
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姓。

笔画数:12;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12511211


董字开头的组词

董字在中间的组词

董字结尾的组词

董字二字组词

董字三字组词

董字四字组词

董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不知丁董 董狐之笔 董狐直笔 董贝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