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的组词

库狄 kù dí1.复姓。北齐有库狄伏连。见《隋书.天文志下》。参阅宋王观国《学林》卷七。
五狄 wǔ dí1.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邢昺疏引汉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
仪狄 yí dí1.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2.用为酒的代称。
介狄 jiè dí1.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马瑞辰通释:"《说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
八狄 bā dí1.古代对北方部族的泛称。
六狄 liù/lù dí1.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北方曰貉狄。"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
北狄 běi dí1.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厍狄 shè dí1.复姓。北周有厍狄昌。见《周书.厍狄昌传》。
狄山 dí shān1.传说中的山名。
狄水 dí shuǐ1.河流名。
狄牙 dí yá1.即易牙。春秋时人。长于烹调,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献齐桓公以取宠。管仲死后,与竖刁﹑开方专权乱齐。
狄狄 dí dí1.跳跃貌。狄,通"趯"。
狄盐 dí yán1.硇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硇砂》。
狄道 dí dào1.夷狄之道。指唯务诈力,不行礼义之道。
狄酪 dí lào1.奶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始造之,故称。
狄隶 dí lì/dài1.指征伐夷狄所获之俘虏。
狄鞮 dí dī1.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南朝梁沈约《均圣论》:"周室受命,经典备存,象寄狄鞮,随方受职。"后泛指通译官,翻译人员。 2.古地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俳优﹑侏儒﹑狄鞮之倡。"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韦昭云:狄鞮﹐地名﹐在河内﹐出善唱者。"一说西戎乐名。见《文选.司马相如》郭璞注。
狄騠 dí tí1.即狄鞮。
屈狄 qū dí1.古代王后以及有封号的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命服。历代有差。屈,通"阙"。
康狄 kāng dí1.杜康和仪狄的并称。二人皆传说中古之善酿酒者。
戎狄 róng dí1.亦作"戎翟"。 2.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攘狄 rǎng dí1.抗击异族入侵。
蛮狄 mán dí1.旧时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赤狄 chì dí1.亦作"赤翟"。 2.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铜狄 tóng dí1.《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因称"铜人"为"铜狄"。
阙狄 què/quē dí1.亦作"阙翟"。 2.古代王后的祭服。
狄梁公 dí liáng gōng1.指唐名臣狄仁杰。狄死后追封梁国公,故称。
美狄亚 měi dí yà希腊神话中的科尔喀斯公主。曾背叛家庭,帮助忒萨利亚王子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并同他结婚。后伊阿宋喜新厌旧,另娶新娘。美狄亚将婚服赠与新娘,新娘穿戴后即被焚而死。最后她又杀死亲生子,永绝伊阿宋后嗣。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据此写有同名悲剧。
狄克推多 dí kè tuī duō1.英语dictator的译音。意为"独裁官"。古罗马共和国的非常任长官。当罗马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由元老院任命。任内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后泛指独裁者。 2.指独断专行。
蛮夷戎狄 mán yí róng dí1.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狄的解释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有力的麋鹿。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姓。

笔画数:7;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4334


狄字开头的组词

狄字在中间的组词

狄的组词(狄字在中间)有: 美狄亚

狄字结尾的组词

狄字二字组词

狄字三字组词

狄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狄梁公 美狄亚

狄字四字组词

狄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狄克推多 狄良突卢 蛮夷戎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