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的组词

主印 zhǔ yìn1.掌印。指担任官职。
余印 yú yìn1.古代州官用于封缄信函﹑畜产烙印等专项事务的戳记。因非正式官印,故称。
印奁 yìn lián1.犹印盒。
印式 yìn shì1.见"印谱"。
印朱 yìn zhū/shú1.印泥。
印窠 yìn kē1.图章所印的痕迹。
印署 yìn shǔ1.谓盖印签押。
印记 yìn jì1.公章;图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叙古今公私印记》。 2.盖章的印迹。 3.痕迹;标记。
印谱 yìn pǔ编录印章作品的书籍。据传始于宋代,明代以来盛行于世。或直接钤印而成,或摹刻印刷而成。著名的有清汪启淑《飞鸿堂印谱》、陈介祺《十钟山房印谱》等。
印迹 yìn jì1.痕迹,踪迹。
印马 yìn mǎ1.古代烙有印记的马匹。
景印 jǐng yìn1.影印。用照相或化学的方法制版印刷,多用于翻印书籍或图表等。
治印 zhì yìn1.篆刻,刻印章。
祖印 zǔ yìn1.祖师法印。
感印 gǎn yìn1.印象。
打印 dǎ/dá yìn1.盖图章。 2.打字油印。
节印 jié yìn1.符节和印信。
获印 huò yìn1.得到官印,意为得官。
通印 tōng/tòng yìn1."通印子鱼"的省称。
预印 yù yìn1.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两面印 liǎng miàn yìn1.即穿带印。印章的一种。印的上下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盛行于汉代。
印经院 yìn jīng yuàn1.印造佛经的机构。
印靶子 yìn bǎ zǐ1.见"印把子"。
相印法 xiāng/xiàng yìn fǎ1.古时观测印章篆文以占卜吉凶的方法。
套印本 tào yìn běn1.指用两种以上颜色印刷的书本。参见"套印"﹑"套版"。
金印如斗 jīn yìn rú dǒu象斗一样大的金印。比喻官高位尊,功勋卓著。
印加文化 yìn jiā wén huà/huā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加人创造。13世纪印加人定居于今秘鲁库斯科谷地。后大举扩张,至16世纪初形成包括今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智利部分地区的庞大国家。1533年被由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加文化吸取了古代南美各种印第安文化成就,农业发达,纺织和金属加工技艺高超,有严密的行政管理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
印度支那 yìn dù/duó zhī nà/nǎ/nèi/nā通常指中南半岛东部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该地区过去称法属印度支那。
印累绶若 yìn léi shòu ruò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印纸历子 yìn zhǐ lì zǐ1.宋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历子"。

印的解释


yìn
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a)。
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姓。

笔画数:5;
部首:卩;
笔顺编号:35152


印字开头的组词

印字在中间的组词

印字结尾的组词

印字二字组词

印字三字组词

印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