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的组词

鲤庭 lǐ tíng《论语·季氏》载,孔鲤“趋而过庭”,其父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因以“鲤庭”为子受父训的典故:鲤庭传事业。
鲤素 lǐ sù1.书信。
鲮鲤 líng lǐ1.穿山甲。又名龙鲤﹑石鲮鱼。
剖鲤 pōu lǐ1.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为书信的代称。剖鲤,即拆信。
双鲤 shuāng lǐ1.两条鲤鱼。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唐韩愈《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张辑《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朱鲤 zhū lǐ1.红色的鲤鱼。
江鲤 jiāng lǐ1.江中鲤鱼。 2.旧题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烹鲤 pēng lǐ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控鲤 kòng lǐ1.传说战国时赵人琴高,入涿水取龙子,与诸弟子相约,当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鲤而出。见汉刘向《列仙传.琴高》。后因以"控鲤"指得道成仙。
文鲤 wén lǐ1.即鲤鱼。
角鲤 jiǎo/jué lǐ1.汉刘向《列仙传·子英》:"子英者,舒乡人也,善入水捕鱼。得赤鲤,爱其色好,持归,着池中。数以米谷食之,一年长丈余,遂生角,有翅翼。子英怪异,拜谢之,鱼言:'我来迎汝。汝上背,与汝俱升天。'即大雨。子英上其背,鱼腾升而去。"后以"角鲤"指化为龙形的神鱼。
赠鲤 zèng lǐ1.《孔子家语.本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后用"赠鲤"比喻赠给贤子以嘉名。 2.《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赠鲤"谓寄人以书信。
赤鲤 chì lǐ1.赤色鲤鱼。传说中仙人所骑。
跃鲤 yuè lǐ1.传说汉代孝子姜诗母嗜鱼脍,诗夫妇常力作供脍,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事见《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
遗鲤 yí/wèi lǐ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锦鲤 jǐn lǐ1.鳞光闪烁的鲤鱼。 2.指传说中的鲤鱼。 3.书信的美称。鲤﹐代指书信。
陵鲤 líng lǐ1.即鲮鲤。穿山甲。
驾鲤 jià lǐ1.亦作"骑赤鲤"。
鲤子 lǐ zǐ1.即鲤鱼。
鲤对 lǐ duì1.犹鲤庭。
鲤簰 lǐ pái1.竹制的捕鱼器具。状似篓笼。
鲤肠 lǐ cháng1.旱莲的别名。
鳗鲤 mán lǐ1.见"鳗?"。
黄鲤 huáng lǐ1.金色鲤鱼。亦称"黄雉"。
龙鲤 lóng lǐ1.指穿山甲。又称鲮鲤。
九鲤湖 jiǔ lǐ hú1.湖名。在福建仙游县东北。相传汉代何氏九兄弟炼丹湖侧,各乘一鲤登仙而得名。见《兴化府志》。唐徐寅有《春入鲤湖》诗,宋郑樵有《游九鲤湖》诗,明徐弘祖有《游九鲤湖日记》。
朱砂鲤 zhū shā lǐ1.鲤鱼的一种。
王字鲤 wáng zì lǐ1.旧称鲤鱼额上有王字形纹状者为王字鲤。
骑赤鲤 qí chì lǐ1.典出汉刘向《列仙传.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赍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鸿消鲤息 hóng xiāo lǐ xī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鲤的解释


(鯉)

〔鲤鱼〕体侧扁,嘴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肉可食。
〔鲤庭〕指受父训之处,亦借指父训。
书信的代称,因中国唐代传递的书信以尺素结成双鲤鱼形。

笔画数:15;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2511211


鲤字开头的组词

鲤字在中间的组词

鲤的组词(鲤字在中间)有: 九鲤湖 鸿消鲤息

鲤字结尾的组词

鲤字二字组词

鲤字三字组词

鲤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九鲤湖 朱砂鲤 王字鲤 骑赤鲤 鲤鱼风

鲤字四字组词

鲤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卧冰求鲤 炰鳖脍鲤 鸿消鲤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