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的组词

冈陀 gāng tuó1.山冈。
吠陀 fèi tuó1.[梵Veda]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母陀 mǔ tuó1.见"母陀罗"。
盘陀 pán tuó也作“盘陁”。①形容石头不平的样子:盘陀石。②曲折回绕:入山后走在盘陀路上。
磨陀 mó/mò tuó1.逍遥自在。 2.犹豫;徘徊。 3.磨蹭。
坡陀 pō tuó1.见"坡陁"。
婆陀 pó tuó1.亦作"婆陁"。 2.倾斜不平。
托陀 tuō tuó1.蒙古语。国老。
陀隧 tuó suì1.坠落。
韦陀 wéi tuó1.梵语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所传经典名。参见"吠陀"。 2.Vedda的音译。通译维达,斯里兰卡的一种原始民族。 3.同"韦驮"。
首陀 shǒu tuó1.亦作"首陁"。 2.即首陀罗。
尸陀林 shī tuó lín1.亦作"尸陁林"。 2.梵语?ītavana的译音。弃尸之处;僧人墓地。
那烂陀 nà/nǎ/nèi/nā làn tuó1.亦作"那烂陁"。 2.梵语N?land?的音译。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的佛寺名。唐玄奘﹑义净等入天竺求佛经,皆曾停居此寺。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印度的最高学府。
阿难陀 ā nàn tuó1.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之子﹐释迦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释迦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陀罗尼 tuó luó ní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总持"。谓持善法而不散﹐伏恶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语。
须陀洹 xū tuó huán1.见"须陀洹果"。
伽陀罗 qié/jiā/gā tuó luó1.木名。
曼陀罗 màn tuó luó1.梵语mand?ra(va)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印度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
曼陀铃 màn tuó líng1.即曼陀林。参见"曼陀林"。
盘陀石 pán tuó shí/dàn1.不平的石头。
头陀碑 tóu/tou tuó bēi1.指北齐王屮所著《头陀寺碑文》。
头陀行 tóu/tou tuó xíng/háng1.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悉达陀 xī dá tuó1.见"悉达多"。
摩揭陀 mó/mā jiē/qì tuó古代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的国家。兴起于公元前7-前6世纪。是佛教兴起地和传播地之一。主要王朝有难陀王朝、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多次称霸印度北部和全印度,为古印度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公元5世纪后衰落。
锁陀八 suǒ tuó bā1.醉酒。
陀罗骠 tuó luó piào/biāo1.佛教语。印度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直布罗陀 zhí bù luó tuó港口城市。在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北岸东端。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3.1万(1984年)。原属西班牙,从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重要海空军基地,扼地中海与大西洋通道的咽喉,战略地位重要。有船舶修理设备和大船坞。旅游业兴盛。
迦真邻陀 jiā zhēn lín tuó1.见"迦旃邻提"。
阿伽陀药 ā jiā tuó yào1.梵语Agada的音译。意为万应灵药。
陀罗尼衾 tuó luó ní qīn1.织成或印有陀罗经的白绫被子。作为殓具。清制﹐由皇帝赐与死亡的王大臣殓葬用。

陀的解释


tuó
〔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山冈。

笔画数:7;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44535


陀字开头的组词

陀字在中间的组词

陀字结尾的组词

陀字二字组词

陀字三字组词

陀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