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的组词
搢笏 | jìn hù1.亦作"搢忽"。 2.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3.引申指朝见。 |
一笏 | yī hù1.笏为古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长方形。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狭长者。 2.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
万笏 | wàn/mò hù1.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狭长的手板。"万笏"比喻丛立的群山。 |
出笏 | chū hù1.犹言出脱。货物脱手;卖出。 |
滑笏 | huá hù1.水波动荡不定貌。 2.指动荡不定的水波。 |
玉笏 | yù hù1.玉制手板。 |
百笏 | bǎi hù1.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
竹笏 | zhú hù1.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
笏囊 | hù náng/nāng1.放笏的袋子。 |
笏板 | hù bǎn1.即笏﹐手板。 |
簪笏 | zān hù1.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
绅笏 | shēn hù1.大带与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 2.指做官。 |
缨笏 | yīng hù1.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
执笏 | zhí hù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 2.称臣。 |
把笏 | bǎ hù1.持笏。指做官。 |
投笏 | tóu hù1.同"投版"。 |
拄笏 | zhǔ hù1.见"拄笏看山"。 |
敛笏 | liǎn hù1.犹敛版。 |
整笏 | zhěng hù1.端正地握着朝笏。恭谨待命貌。 |
襕笏 | lán hù1.穿襕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
象笏 | xiàng hù1.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
还笏 | huán/hái hù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2.致仕,辞官。 |
东笏社 | dōng hù shè1.军阀陈炯明在广东当权时期,陈姓家族所组成的大地主﹑官僚反动团体。 |
击贼笏 | jī zéi hù1.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秀实以笏击泚﹐大骂﹐被杀。见《新唐书.段秀实传》。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
水苍笏 | shuǐ cāng hù1.墨的别名。 |
笏头履 | hù tóu/tou lǚ1.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
拄笏看山 | zhǔ hù kàn shān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
一门百笏 | yī mén bǎi hù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一家里有许多手拿笏板的大臣。形容旧时豪门贵族的兴盛状况。 |
举笏击蛇 | jǔ hù jī shé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手板将蛇打死。比喻有胆识。 |
拄笏西山 | zhǔ hù xī shān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
笏的解释
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俹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笔画数:10;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533
笏字开头的组词
笏字在中间的组词
笏字结尾的组词
笏的组词(以笏结尾)有:
搢笏
袍笏
一笏
一门百笏
万笏
典笏
冕笏
出笏
击贼笏
木笏
朝笏
板笏
植笏
水苍笏
滑笏
满床叠笏
爽笏
牙笏
玄笏
玉笏
百笏
瞻笏
竹笏
笢笏
簪笏
绅笏
缨笏
垂绅正笏
执笏
把笏
投笏
拄笏
敛笏
整笏
襕笏
象笏
还笏
遗笏
靴笏
鱼笏
鱼须笏
。
笏字二字组词
笏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搢笏
袍笏
一笏
万笏
典笏
冕笏
出笏
木笏
朝笏
板笏
植笏
滑笏
爽笏
牙笏
玄笏
玉笏
百笏
瞻笏
竹笏
笏囊
笏头
笏带
笏床
笏板
笏架
笢笏
簪笏
绅笏
缨笏
执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