録的组词

令録 líng/lǐng/lìng lù1.宋代指县令﹑录事参军一级的地方官吏。
司録 sī lù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叙録 xù lù1.记载。 2.如同现代之图书提要。汉成帝时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藏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成,向皆条列篇目,撮其指要,录而奏之,谓之"叙録"。今存《管子叙录》﹑《战国策叙录》等。
后録 hòu lù1.称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着录有《闻见后录》二十卷。系宋邵博继邵伯温《闻见前录》之作。宋王明清《挥麈录》之续集亦称《后录》。
系録 xì/jì lù1.记录一姓世系的谱牒。
天録 tiān lù1.谓载名于典籍﹑图书。
存録 cún lù1.存恤录用。 2.收录﹑载录。
序録 xù lù1.书目的编次和说明。说明部分包括著作的源流﹑要旨等,略相当于图书提要。序,亦写作"叙"。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一卷为"序录"。 2.记叙;记录。
摄録 shè/niè lù1.拘捕。
誊録 téng lù1.用工楷誊清抄录。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
试録 shì lù1.明清时﹐将乡试﹑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名曰试录。
赵録 zhào lù1.指宋赵明诚的《金石录》。
迻録 yí lù1.抄录;誊录。
追録 zhuī/duī lù1.追记,补写。 2.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 3.追溯以往,加以录用。
遗録 yí/wèi lù1.谓遗弃不取。 2.指前人的语录。
野録 yě lù1.谓私人所撰的史籍。宋贾同撰《山东野録》。
録像 lù xiàng1.亦作"録相"。 2.用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亦指记录下来的图像。
録命 lù mìng1.录公的命令。
録白 lù bái1.宋时枢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録续 lù xù1.陆续。
钞録 chāo lù1.抄写誊录。
防録 fáng lù1.防范和管束。
新纪録 xīn jì/jǐ lù1.新创造的超过前人的纪录。原用于体育运动竞赛﹐后泛用于各方面。
点鬼録 diǎn guǐ lù1.同"点鬼簿"。
缙绅録 jìn shēn lù1.旧时书坊刊印的全国职官录。亦省作"缙绅"。
回忆録 huí yì lù1.文体的一种。用文学形式记叙个人所经历过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
戊申録 wù shēn lù1.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
誊録官 téng lù guān1.誊录院负责誊录考生试卷事务的官员﹐在进士举人和五种贡生中选派﹐由皇帝任命。
誊録所 téng lù suǒ1.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
兼收并録 jiān shōu bìng/bīng lù1.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録的解释



见“录”。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51124134

録字开头的组词

録字在中间的组词

録字结尾的组词

録字二字组词

録字三字组词

録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