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的组词

庶出 shù chū1.妾所生(的子女)。
庶室 shù shì1. 妾。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
庶民 shù mín1.众民;平民。
庶物 shù wù1.众物,万物。
庶邦 shù bāng1.诸侯众国。
黎庶 lí shù犹黎民。百姓;民众:黎庶安居,必王者也。
三庶 sān shù1.唐玄宗废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时称"三庶"。
人庶 rén shù1.即庶人。指百姓,平民。
卑庶 bēi shù1.谓平民。
明庶 míng shù1.谓表明众人的事功。《书.益稷》:"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孔传:"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孔颖达疏:"明显众人所能,当以功之大小。"后用以指众人。 2.见"明庶风"。
孽庶 niè shù1.即孽子。
庶侈 shù chǐ1.众多。 2.多,赞许。
庶土 shù tǔ1.众土;各地。
庶士 shù shì1.众士。 2.官府小吏。 3.军士。
庶幸 shù xìng1.犹希望。
庶府 shù fǔ1.指朝廷诸掌管府藏之吏。 2.指政府各部门。
庶弟 shù dì/tì/tuí1.庶出之弟。
庶族 shù zú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是当时地主阶级中相对有作为的阶层。
庶汇 shù huì1.庶类,万类。
庶生 shù shēng1.众生。
庶男 shù nán1.庶出之子。
庶祈 shù qí1.希望,祈求。
庶襚 shù suì1.亲友赠送死者的衣被。
芸庶 yún shù1.百姓。
蕃庶 fán/fān/bō/pí shù1.繁盛;众多。 2.滋生;繁衍。
头庶剠 tóu/tou shù qíng1.即涿鹿黥。古代刑罚的一种。用刀刺刻额,再涂上墨。
庶人风 shù rén fēng1.谓卑恶之风。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寃,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庶吉士 shù jí shì1.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称"庶常"。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六。参见"庶常"。
庶女叫天 shù nǚ/rǔ jiào tiān1.指春秋时齐国一民女负冤莫申,仰天呼号事。
庶女告天 shù nǚ/rǔ gào tiān1.见"庶女叫天"。

庶的解释


shù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笔画数:11;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12214444


庶字开头的组词

庶字在中间的组词

庶字结尾的组词

庶字二字组词

庶字三字组词

庶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