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的组词

两淮 liǎng huái1.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后合称其地为"两淮"。 2.指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南北的大部地区。 3.淮阴和淮安的合称。解放初有两淮市。 4.安徽省淮南市和淮北市的合称。
江淮 jiāng huái1.长江和淮河。 2.泛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区。 3.特指今江西省鄱阳湖一带。
淮南 huái nán/nā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淮圻 huái qí/yín1.指淮河附近一带。
淮夷 huái yí1.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
淮左 huái zuǒ1.淮河以东地区。
淮濆 huái fén/pēn1.指淮河堤岸。 2.指淮河防地。
淮王 huái wáng1.指汉淮南王刘安。
淮甸 huái diàn/tián/shèng1.淮河流域。
淮白 huái bái1.鱼名。
秦淮 qín huái1.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边淮 biān huái1.南宋时,淮河一线为宋金南北对峙的边界,故称"边淮"。 2.明末清初,淮河一线一度为南明与清军南北对峙的边界。亦称"边淮"。
三淮南 sān huái nán/nā1.汉淮南厉王刘长子安﹑勃﹑赐三人共王淮南故地,故有"三淮南"之称。
泊秦淮 bó qín huái诗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者在秦淮(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因听歌而引起的怀古伤今之情,隐含着对唐末国势不振、世风奢靡的担忧和讽刺,语言含蓄,意境凄迷。
淮南体 huái nán/nā tǐ/tī/bèn1.明朱权所定乐府十五体之一。
淮南市 huái nán shì在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沿岸,淮南铁路自水家湖有支线通此。1951年设市。人口129.6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八公山、黄歇墓等。有高等学校煤炭学院。
淮南方 huái nán/nā fāng1.指汉淮南王刘安所作专讲神仙黄白之术的书籍。
淮南法 huái nán/nā fǎ1.见"淮王术"。
淮南王 huái nán/nā wáng1.汉高祖子刘长的封号。高祖十一年封长为淮南王。文帝时刘长谋反,谪徙蜀郡,途中不食而死。 2.汉刘安袭其父刘长的封号。安好文学,喜神仙之术,传说甚多,故一般所称淮南王多指安。 3.古曲名。
淮海戏 huái hǎi xì/hū1.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戏曲剧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曲调同柳琴戏相近,据传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淮涡神 huái wō/guō shén1.传说中的淮水神名。
淮阳病 huái yáng bìng1.见"淮阳多病"。
淮阳绩 huái yáng jì1.汉汲黯任淮阳太守,政绩清明。后以"淮阳绩"指良好的政绩。
淮阴行 huái yīn xíng/háng1.唐新乐府题名,刘禹锡创制。
别风淮雨 bié fēng huái yǔ这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因“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后称书籍中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为“别风淮雨”。
淮南铁路 huái nán/nā tiě lù从安徽蚌埠经合肥至长江北岸的芜湖北站。长263千米。支线通往淮南市。已建成复线。是安徽省重要交通干线,淮南煤矿的煤主要经此运至裕溪口港转运各地。
淮王鸡犬 huái wáng jī quǎn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淮阳多病 huái yáng duō bìng1.《汉书.汲黯传》:"召黯拜为淮阳太守……黯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淮阴平楚 huái yīn píng chǔ1.即《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十面埋伏"。
逾淮为枳 yú huái wéi zhǐ橘移到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比喻事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淮的解释


huái
〔淮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淮北”。“淮南”。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2411121


淮字开头的组词

淮字在中间的组词

淮字结尾的组词

淮的组词(以淮结尾)有: 河汉江 泊秦

淮字二字组词

淮字三字组词

淮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