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的组词

两淮 liǎng huái1.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后合称其地为"两淮"。 2.指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南北的大部地区。 3.淮阴和淮安的合称。解放初有两淮市。 4.安徽省淮南市和淮北市的合称。
南淮 nán/nā huái1.泛指淮水流域。
江淮 jiāng huái1.长江和淮河。 2.泛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区。 3.特指今江西省鄱阳湖一带。
淮军 huái jūn清末李鸿章编练的封建武装。1862年李鸿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在安徽创建而成。其编制与湘军相同。曾配合湘军镇压太平军。
淮北 huái běi/bèi指淮河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北部。
淮圻 huái qí/yín1.指淮河附近一带。
淮夷 huái yí1.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
淮汭 huái ruì1.淮水弯曲处。
清淮 qīng huái1.酒名。
秦淮 qín huái1.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边淮 biān huái1.南宋时,淮河一线为宋金南北对峙的边界,故称"边淮"。 2.明末清初,淮河一线一度为南明与清军南北对峙的边界。亦称"边淮"。
长淮 cháng huái1.指淮河。
淮南体 huái nán/nā tǐ/tī/bèn1.明朱权所定乐府十五体之一。
淮南市 huái nán shì在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沿岸,淮南铁路自水家湖有支线通此。1951年设市。人口129.6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八公山、黄歇墓等。有高等学校煤炭学院。
淮南方 huái nán/nā fāng1.指汉淮南王刘安所作专讲神仙黄白之术的书籍。
淮南法 huái nán/nā fǎ1.见"淮王术"。
淮海戏 huái hǎi xì/hū1.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戏曲剧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曲调同柳琴戏相近,据传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淮王术 huái wáng shù/shú/zhú1.指汉淮南王刘安的方术。 2.相传由汉淮南王刘安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淮阴市 huái yīn shì在江苏省北部、京杭运河沿岸。1945年始设市(曾名清江市)。人口47.3万(1995年)。自古为淮、扬、徐、海间重镇,江苏省北部重要城市之一。
淮阴行 huái yīn xíng/háng1.唐新乐府题名,刘禹锡创制。
别风淮雨 bié fēng huái yǔ这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因“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后称书籍中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为“别风淮雨”。
河汉江淮 hé hàn jiāng huái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淮南八公 huái nán/nā bā gōng1.指汉淮南王刘安八位门客。 2.后世传说为神仙。
淮南小山 huái nán/nā xiǎo shān1.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总称。
淮南铁路 huái nán/nā tiě lù从安徽蚌埠经合肥至长江北岸的芜湖北站。长263千米。支线通往淮南市。已建成复线。是安徽省重要交通干线,淮南煤矿的煤主要经此运至裕溪口港转运各地。
淮南鸡犬 huái nán jī quǎn淮南王的鸡和狗。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淮海战役 huái hǎi zhàn yì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六十五天,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淮王鸡狗 huái wáng jī gǒu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淮阴平楚 huái yīn píng chǔ1.即《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十面埋伏"。
黄淮平原 huáng huái píng yuán华北平原南部。包括豫东、鲁西南、皖北和苏北。地形平坦。历史上黄河为患时常经此分泄入淮。多泄水不畅形成的湖泊。苏北境内为著名水乡。中国重要农业区。富藏煤、石油等矿。沿海产盐。

淮的解释


huái
〔淮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淮北”。“淮南”。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2411121


淮字开头的组词

淮字在中间的组词

淮字结尾的组词

淮的组词(以淮结尾)有: 河汉江 泊秦

淮字二字组词

淮字三字组词

淮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