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组词

四渎 sì dú/dòu1.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2.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
四部 sì b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最早以甲、乙、丙、丁四部著录图书,《隋书·经籍志》把甲、乙、丙、丁四部定名为经、史、子、集,确定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此后历代沿用。
四城 sì chéng1.城的四处,全城。
四夔 sì kuí1.夔,舜时贤臣,舜命以为典乐之官。见《书.舜典》。后因将同时而贤能出众的四人美称为"四夔"。
四外 sì wài1.四方;四处。
四守 sì shǒu1.四种守卫的方法。 2.犹四方。 3.星名。
四溢 sì yì1.指液体或气味从容器中溢出或漫延开来。如:酒香四溢。
四睨 sì nì1.犹四望。眺望四方。
四禅 sì chán/shàn1.佛教语。即四禅定。
四立 sì lì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
四豪 sì háo1.指战国时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四人。
四边形 sì biān xíng1.数学名词。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围成的几何图形。
胡拨四 hú bō sì1.乐器名。即火不思。
四弦曲 sì xián qū/qǔ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
四时菜 sì shí cài1.蔓菁别名。
四门学 sì mén xué1.古代学校名。北魏正始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唐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隋代及北宋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元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廿四史 niàn sì shǐ1.即二十四史。
四明南词 sì míng nán/nā cí1.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伴奏的。也称四明文书。
四清六活 sì qīng liù huó形容机灵干练。
三病四痛 sān bìng sì tòng指病痛很多。
三翻四复 sān fān sì fù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朝四暮三 zhāo sì mù sān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商山四皓 shāng shān sì hào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四姓小侯 sì xìng xiǎo hóu/hòu1.指东汉明帝外戚樊﹑郭﹑阴﹑马四姓的子弟。
四才三实 sì cái sān shí1.唐时选拔和考核官吏的标准。
四碟八碗 sì dié bā wǎn1.谓菜肴丰盛。
大化有四 dà huà yǒu sì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急三火四 jí sān huǒ sì形容非常匆忙。
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比喻不服从调派。
苏门四友 sū/sù mén sì yǒu1.见"苏门四学士"。

四的解释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笔画数:5;
部首:囗;
笔顺编号:25351


四字开头的组词

四字在中间的组词

四字结尾的组词

四字二字组词

四字三字组词

四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