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的组词

录事 lù shì1. 旧时政府机关中管记录、缮写的小吏。如:郡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录音 lù yīn又称“录声”。使声音通过传声器、放大器转换为电信号,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记录下来的过程。录音方法分为机械录音(唱片录音)、磁性录音、光学录音等。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激光录音法,提高了录音的音质。
转录 zhuǎn/zhuàn lù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到核糖核酸的转移。即以脱氧核糖核酸为模板,合成核糖核酸的过程。
过录 guò/guo lù把一个本子上的文字抄写在另一个本子上:从流水账~到总账上丨这把三种批注用不同颜色的笔~到一个本子上。
附录 fù lù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词典正文后面有五种~。
齿录 chǐ lù①收录;录用:未蒙齿录|幸蒙齿录。②同年录,即科举时代汇刻同榜者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等的册籍:科场齿录。
七录 qī lù1.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2.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牛录 niú lù1.清八旗组织的最早基层单位。起源于满族早期集体狩猎组织。最初,每一牛录辖十人。以后,所辖丁壮数逐渐扩大到三百人。设统领官一人,称"牛录额真"。 2.借指清兵。
甄录 zhēn lù1.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如:严格甄录。
编录 biān lù摘录并编辑:该书~严谨。
录入 lù rù把文字等输入到电子计算机里:~员|平均每分钟~一百个汉字。
录蔌 lù sù1.象声词。
抄录 chāo lù1. 照原稿誊写;抄写。如:我将开始重新抄录并修饰润色。
誊录 téng lù1. 誊写;抄录。如:誊录文稿。
备忘录 bèi wàng lù①一种外交文书,声明自己方面对某种问题的立场,或把某些事项的概况(包括必须注意的名称、数字等)通知对方。②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
录像机 lù xiàng jī记录和重放图像和音响的装置。分磁性录像机和激光录像机两类。通常指磁性录像机。通过多个磁头将声音和图像对应的电信号录制在磁带上,重放时将磁带上信息恢复为图像和音响。家用录像机常用来对录磁带信息,或直录电视节目。
辍耕录 chuò gēng lù全名《南村辍耕录》。笔记。元代陶宗仪作。三十卷。杂记宋末及元见闻琐事。涉及不少元代文学家、戏曲作家与演员事迹,兼有史料与文学价值。
曲录木 qū/qǔ lù mù1.见"曲录床"。
画梦录 huà mèng lù散文集。何其芳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七篇。多写作者青少年时代的苦闷和追求。作品采用西方浪漫派和象征派的表现手法,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破记录 pò jì lù1. 打破以往记录下来的最好成绩。
纪录片 jì/jǐ lù piàn/piān同‘记录片’。
归田录 guī tián lù笔记。宋代欧阳修作。二卷。凡一百十五条。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时作。记载朝中遗闻与文人士大夫琐事。因所记多为亲身经历,故颇有史料价值。
报录人 bào lù rén1. 科举时代向考中者报喜讯的人(又称“报子”)。
指南录 zhǐ nán lù1.南宋文天祥自编的一部诗集名。
记录纸 jì lù zhǐ科学技术记录用纸。供仪表的舌笔画线记录用。一般分复写和电子印刷两种。记录方法有热敏、静电、铝盐、放电、通电热敏、电解、电子摄影等。
弃瑕录用 qì xiá lù yòng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牛录额贞 niú lù é zhēn1.见"牛录额真"。
择优录取 zé yōu lù qǔ择:选择。选择优秀的录用。
择优录用 zé yōu lù yòng录用:录取,任用。选择优秀的加以录取和任用。
记录片儿 jì lù piàn/piān ér/er记录片。也作纪录片儿。

录的解释


(録)

记载,抄写:记录。载录。抄录。录供。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录。目录。回忆录。
采取,任用:录取。收录。录用。甄录(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笔画数:8;
部首:彐;
笔顺编号:51124134


录字开头的组词

录字在中间的组词

录字结尾的组词

录字二字组词

录字三字组词

录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