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的组词

小苏 xiǎo sū/sù1.稍获苏息。 2.称宋苏辙。宋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有文名﹐世称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三苏 sān sū/sù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三苏中苏轼成就最高。
更苏 gēng/gèng sū/sù1.复苏;复原。
皋苏 gāo/yáo sū/sù1.木名。传说木汁味甜﹐食者不饥﹐可以释劳。
翻苏 fān sū/sù1.苏醒。
苏兴 sū/sù xīng/xìng1.犹苏醒。
苏台 sū/sù tái/tāi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苏堤 sū/sù dī1.见"苏公堤"。
苏小 sū/sù xiǎo1.即苏小小。
苏张 sū/sù zhāng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 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苏气 sū/sù qì1.方言。谓态度大方,打扮漂亮。
苏钟 sū/sù zhōng1.即插屏钟。清代手工制作的时钟,是我国钟表史上的早期产品。
苏黄 sū/sù huáng1.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萱苏 xuān sū/sù1.《初学记》卷二七引三国魏王朗《与魏太子书》:"不遗惠书,所以慰沃,奉读欢笑,以藉饥渴,虽复萱草忘忧,皋苏释劳,无以加也。"后因以"萱苏"为忘忧释劳之典。萱,指萱草;苏,指皋苏。
雷苏 léi sū/sù1.春雷一响﹐则万物苏。比喻清明的政治。
骨苏 gǔ/gū sū/sù1.高丽冠。
曷苏馆 hé sū/sù guǎn1.辽代女真部落名。又称合苏衮﹑和硕馆。契丹阿保机移其大姓于辽阳之南。金代在辽阳的南部置曷苏馆路,治所在今辽宁省盖县。参阅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金史.地理志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八.盖州卫》。
苏丹人 sū/sù dān rén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苏丹港 sū/sù dān gǎng/jiǎng苏丹唯一港市。人口20.7万(1983年)。深水良港,全国进出口货物绝大部分经此。有炼油、船舶修理、电力等工业。附近盛产池盐。
赫苏氏 hè sū/sù shì/zhī1.见"赫胥氏"。
苏武牧羊 sū wǔ mù yáng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樵苏不爨 qiáo sū bù cuàn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樵苏后爨 qiáo sū hòu cuàn樵苏:采集柴草;爨:炊。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糜鹿姑苏 mí lù gū sū糜:鹿的一种。糜鹿游姑苏台。比喻亡国。
累块积苏 lěi kuài jī sū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噜哩噜苏 lū li/lǐ/lī lū sū/sù1.方言。言语絮叨。
密苏里河 mì sū/sù lǐ hé美国密西西比河最长支流。源于落基山脉黄石公园附近。长4125千米。因流经黄土区,河水含沙量大,夏泛时下游常有水灾。经多年治理,开辟灌溉区,改善了航运条件。
苏州码子 sū/sù zhōu mǎ zǐ1.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
苏格兰人 sū/sù gé lán rén英国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约600万人(1983年)。讲英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
苏门四友 sū/sù mén sì yǒu1.见"苏门四学士"。

苏的解释


(⑧囌)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姓。
见“噜”字“噜苏”。



 ㄙㄨˋ
朝向:“苏刃者死”。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344


苏字开头的组词

苏字在中间的组词

苏字结尾的组词

苏字二字组词

苏字三字组词

苏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