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的组词

棋仙 qí xiān1.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
棋劫 qí jié1.亦作"棊劫"。 2.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
棋响 qí xiǎng1.弈棋中落子时发出的声响。
棋奁 qí lián1.盛棋子的盒子。
棋布 qí bù1.繁密如棋子似地分布。
棋师 qí shī1.教授棋艺的人。亦指棋艺高超者。
棋盘 qí pán1.画有格子等标记,供下棋时摆棋子用的盘,多用木板或纸等制成。
棋眼 qí yǎn1.亦作"棊眼"。 2.围棋一方子中所留的空格,为对方不能下子处。
棋童 qí tóng1.侍棋的女僮仆。
棋迷 qí mí1.嗜好下棋或看人下棋入迷的人。
槊棋 shuò qí1.古代的一种博戏。
着棋 zhuó/zháo/zhāo/zhe qí1.下棋。
和棋 hé/hè/huó/huò/hú qí下棋不分胜负的终局。
宫棋 gōng qí1.亦作"宫棊"。 2.又称逼棋。古代棋艺的一种。
抨棋 pēng qí1.弈棋。
臭棋 chòu/xiù qí1. 不高明的棋术和着数。如:臭棋篓子。
行棋 xíng/háng qí1.下棋。
象棋 xiàng qí中国传统棋种。定型于北宋末年。两人对局,按照规定地位,在棋盘上各放棋子十六个,其中帅(将)一子,仕(士)、相(象)、车、马、炮各二子,兵(卒)各五子。棋盘由九条直线和十条横线组成,中间划定河界。对局时,由执红棋者先走,双方交替走子,以把对方帅(将)杀死或对方认输为胜,不分胜负为和。
走棋 zǒu qí1.下棋。
飞棋 fēi qí1.不拘常规的出奇的棋艺。
棋子面 qí zǐ miàn1.即今之刀削面。
打棋谱 dǎ/dá qí pǔ1.谓按照棋谱把棋子顺次摆出来,从中揣摩学习。
谢傅棋 xiè fù qí1.同"谢安棋"。
中国象棋 zhōnɡ ɡuó xiànɡ qí1.中国传统棋种。由古代博戏发展而成。《楚辞.招魂》即有"象棊"一语。唐宝应年间(762--763)出现的宝应象棋,与现行的体制已经接近,至南宋便完全相同。宋刘克庄有《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叙述象棋各子的弈法特点和战略战术。明清两代名家辈出,有大量棋谱刊印。解放后,列为我国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星列棋布 xīng liè qí bù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星罗棋布 xīng luó qí bù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琴棋书画 qín qí shū huà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置棋不定 zhì qí bù dìng1.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比喻临事犹豫不决。
国际象棋 guó jì xiàng qí棋类运行的一种,黑白棋子各十六个,分成六种,一王、一后、两象、两车、两马、八兵。棋盘为正方形,由六十四个黑白小方格相间排列而成。两人对下,按规则移动棋子,将(jiāng)死对方的王为胜。
长安棋局 cháng ān qí jú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棋的解释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棋。围棋。棋盘。棋道。星罗棋布。举棋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11134


棋字开头的组词

棋字在中间的组词

棋字结尾的组词

棋字二字组词

棋字三字组词

棋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