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组词

在堂 zài táng1.谓母亲健在。
三堂 sān táng1.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 2.第三进堂屋。
东堂 dōng táng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 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 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郄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 4.宋毛滂的号。
书堂 shū táng1.学堂。 2.书房。
亮堂 liàng táng①敞亮;明朗:新盖的商场又高大,又~。②(胸怀、思想等)开朗;清楚:经过学习,心里更~了。③(声音)响亮:嗓门~ㄧ清清嗓子,唱~点儿。
兰堂 lán táng1.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
朱堂 zhū táng1.朱红色的殿堂。
离堂 lí táng1.饯别之堂。
堂唱 táng chàng1.旧时歌妓被召在宴席前演唱娱客。
堂帖 táng tiè/tiě/tiē1.亦称"堂帖子"。 2.唐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堂戺 táng shì1.厅堂与台阶。戺﹐阶旁斜石。指堂前。
堂断 táng duàn1.旧时官吏审理诉讼案件的判决书。
堂牒 táng dié1.唐宋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堂长 táng cháng/zhǎng1.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2.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堂颜 táng yán1.厅堂上的题额。
拏堂 ná táng1.修边幅。
都堂 dū/dōu táng1.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沿之。 2.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
鲁堂 lǔ táng1.孔子之殿堂。后以称儒家的讲学处所。
散堂鼓 sàn/sǎn táng gǔ1.官吏办公完毕所打的退堂鼓。
东堂桂 dōng táng guì1.《晋书·郄诜传》载:郄诜以对策上第,拜议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中书堂 zhōnɡ shū tánɡ1.中书省的政事堂。
漏星堂 lòu xīng táng1.比喻破屋。星光可以从屋面透入,故称。
堂帖子 táng tiè/tiě/tiē zǐ1.见"堂帖"。
弃堂帐 qì táng zhàng1.人死的婉词。
陪堂生 péi táng shēng1.元代国子监正科学生以外的旁听生。
决胜庙堂 jué shèng miào táng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正正堂堂 zhèng zhèng táng táng本指正正的旗号,堂堂的阵容。现形容正大光明。
济济一堂 jǐ jǐ yī táng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澄心堂纸 chéng xīn táng zhǐ1.南唐后主李煜所造的一种细薄光润的纸,以澄心堂得名。
郎香教堂 láng/làng xiāng jiào/jiāo táng一译“龙尚教堂”。天主教教堂。在法国东部孚日山区郎香村。1955年建成。外墙平面不规则,呈弧形弯转,屋顶上翻似船底,墙与屋顶间有空隙。因造型奇特,被视为“塑性造型”的混凝土雕塑。

堂的解释


táng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笔画数:11;
部首:土;
笔顺编号:24345251121


堂字开头的组词

堂字在中间的组词

堂字结尾的组词

堂字二字组词

堂字三字组词

堂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