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组词

马奴 mǎ nú1.养马的奴仆。
马店 mǎ diàn1.主要供马帮客人投宿的客店。
马祖 mǎ zǔ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2.海神名。 3.马祖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马祖岛﹑长屿山等岛。
骆马 luò mǎ1.白身黑鬣的马。
柑马 gān mǎ1.以木置马口中,不令食。
禄马 lù mǎ1.犹禄命。古代相术术语。意谓人生禄食命运,随乘天马运行,均有定数。
策马 cè mǎ1.驱马使行。 2.古占星家用语。常与"王良"连用。意谓"王良主天马之星也。其动策马则车骑盈野。车骑盈野者﹐喻刀兵之乱也。"见《论衡.变动》"王良策马﹐车骑盈野"刘盼遂集解引孙蜀丞注。一说﹐策马亦星名。
重马 zhòng/chóng mǎ1.肥硕的马。
阴马 yīn mǎ1.汉时方士阴长生和马明生的并称。
马角 mǎ jiǎo/jué1.比喻不能实现的事情。亦比喻苦熬出头,创建奇迹。 2.指灾异之兆。
马汧 mǎ qiān1.指晋马敦。因曾任汧督,故称。
拍马屁 pāi mǎ pì向人谄媚奉承。
马蹄形 mǎ tí xíng1.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 2.U字形。
下马席 xià mǎ xí1.新娘进门那天的酒宴。
八司马 bā sī mǎ1.唐顺宗即位﹐擢任王叔文﹑王伾等﹐谋夺中官兵权﹐实行改革。失败后﹐旧派官僚与宦官对参予其事者皆予斥逐: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时称"八司马"。
吃马屁 chī mǎ pì1.喜欢别人对己谄媚奉承。
绊马索 bàn mǎ suǒ设在暗处用来绊倒对方人马的绳索。
马赛曲 mǎ sài qū/qǔ革命歌曲。法国鲁日·德·李尔1792年作词作曲。表现了法兰西人民反暴政、争民主的意志和热情。原名《莱茵河军队战歌》,因马赛营志愿军进军巴黎途中歌唱此曲而有《马赛曲》之称。后被作为法国国歌。
马伶传 mǎ líng chuán/zhuàn散文篇名。清代侯方域作。马伶,即明末南京名艺人马锦。文中记述两个剧团同时上演戏曲《鸣凤记》,马伶因扮演奸相严嵩不如人,特意投身当时的宰相府充当看门人,观察三年,重新演出时演技大进,使对方演员甘拜下风。叙事简洁生动,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
马具装 mǎ jù zhuāng1.战马用的全套铠甲。
马提灯 mǎ tí/dī/dǐ dēng1.马灯。一种手提的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
马浪荡 mǎ làng dàng1.亦作"马郎党"。 2.方言。游手好闲。亦指游手好闲的人。
马首瓜 mǎ shǒu guā1.甜瓜的一种。
荷马史诗 hé/hè mǎ shǐ shī见“荷马”。
三马同槽 sān mǎ tóng cáo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倚马可待 yǐ mǎ kě dài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止戈散马 zhǐ gē sàn mǎ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马路牙子 mǎ lù yá zǐ1.亦作"马路崖子"。方言。指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 2.方言。指街头流浪儿。
马陵之战 mǎ líng zhī zhàn战国时,魏惠王于公元前342年派兵攻韩,韩向齐求援。次年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出征。孙膑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兵大量逃亡减员的假象,诱敌追击。孙膑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设伏,一举歼灭魏军主力。从此魏国势衰落。
骑马带子 qí mǎ dài zǐ1.见"骑马布"。

马的解释


(馬)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笔画数:3;
部首:马;
笔顺编号:551


马字开头的组词

马字在中间的组词

马字结尾的组词

马字二字组词

马字三字组词

马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