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补于事的解释
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解释
wú bǔ yú shì拼音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八年》:“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后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于事。”出处
無補于事繁体
wbys简拼
一般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谓语;用于口语用法
紧缩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于事无补近义
你此刻官微职小,如何斗得他过?枉是送了性命,仍旧无补于事。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八十一回例子
- 对事情没有帮助。【例】疏通水沟才能消除积水现象,填土或围堵根本无补于事。
- 对事情没有帮助。《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序》:「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亡,无补于事。」《荡寇志》第一一回:「如何斗得他过,枉是送了性命,仍旧无补于事。」
- 义参「无济于事」。见「无济于事」条。
- 此处所列为「无济于事」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刘挚〈论分析助役〉(据《宋文鉴.卷五七》引)若夫冯京、王珪同列预政,皆依违自固,不扶颠危。虽心悟其非而无所捄正,己之进退又媕婀而不决,皆非所谓辅臣之体。臣四海之内,孤立独进,陛下过听,任以风宪。尝切思之,近岁台谏官1>叠以言事罢免2>,岂其言皆无补于事欤?岂皆愿为讦激险直之语,以自为名而絜去欤?尝以谓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渐道之,不可以隄防激斗而发其怒。不惟难攻亦为患滋大。 〔注解〕 (1) 台谏官:专司谏诤之职的官吏。 (2) 罢免:罢黜、免官。
- 此处所列为「无济于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无济于事」原作「无补于事」。北宋时,宰相王安石变法维新,以改革政治。在他实行的诸多新法中,有一项免役法,是以贫富为标准,将百姓分为五等,按等级向政府缴纳「免役钱」,得以免服差役。而本来不用服役的,像是权贵阶级、仅有独子或女人的人家以及僧侣等,则须缴「助役钱」,政府即用此钱来募兵。当时的大臣刘挚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并针对这项免役法写了一篇文章给皇上。他认为这样的措施简直跟敛财没有两样,人民生活已经够辛苦了,负担也很重了,还要缴这种钱。他央请皇上多替人民著想,也多听听其他大臣的意见,因为近来常有官员因进谏遭到革职,他便问皇帝:「难道这些人的话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吗?」原文的「无济于事」可能就是「无济于事」这句成语所本,指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出现「无济于事」的书证如《玉娇梨.第三回》:「在学生固叨同年之惠,只恐此行无济于事,反辱了杨年兄之荐。」
《无补于事》包含的汉字
-
无(無)wú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135
-
补(補)bǔ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挖剜笔画数:7;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24
-
于yú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姓。笔画数:3;部首:二;笔顺编号:112
-
事shì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职业:谋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服侍:事父母。笔画数:8;部首:亅;笔顺编号:12515112
网友查询:
- hóng fēi shuāng jiàng 鸿飞霜降
- fù shān zhú chòu 附膻逐臭
- jiàn bù róng fà 间不容发
- cháng xū duǎn qì 长嘘短气
- jīn mǔ mù gōng 金母木公
- yù yù qīng qīng 郁郁青青
- zhú jìn qì yuǎn 逐近弃远
- mí lí huǎng hū 迷离恍惚
- yuǎn shān fú róng 远山芙蓉
- jìn tuì chù zǔ 进退迍邅
- tuò chí zhī shì 跅驰之士
- zhū xíng wú cháng 诸行无常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证龟成鳖
- bèi àn tóu míng 背暗投明
- piān piān xiān xiān 翩翩跹跹
- jīng qí gǔ guài 精奇古怪
- mián huā wò liǔ 眠花卧柳
- huà píng chéng fèn 画瓶盛粪
- ài lǐ bù lǐ 爱理不理
- qià wén qiáng jì 洽闻强记
- dòng jiàn dǐ yùn 洞见底蕴
- hàn liú qià yī 汗流洽衣
- bǐ suì bù dēng 比岁不登
- yù sù bù dá 欲速不达
- 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一枝
- jié tān ào zhà 桀贪骜诈
- jué mù xuán mén 抉目悬门
- cái zǎo yàn yì 才藻艳逸
- cǎn hé shǎo ēn 惨礉少恩
- wàng qǐn fèi shí 忘寝废食
- nián shèng qì qiáng 年盛气强
- tú lóng zhī jì 屠龙之技
- fù guó jiāng bīng 富国彊兵
- yǒng xù zhī cái 咏絮之才
- hòu gù zhī lǜ 后顾之虑
- tóng shēng xiāng hū 同声相呼
- bàn chóu mò chǎn 半筹莫展
- lěng cháo rè mà 冷嘲热骂
- jiǎ chuán shèng zhǐ 假传圣旨
- juè tóu juè nǎo 倔头倔脑
- yún kāi wù shì 云开雾释
- zhǔ cì bù fēn 主次不分
- bù kān zào jiù 不堪造就
- yī zhǐ qiān jīn 一纸千金
- yī bù sān yáo 一步三摇
- yī lín èr hǔ 一林二虎
-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敬鬼神而远之
- míng chá qiū háo, bù jiàn yú xīn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