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铢校量的解释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解释
      
            
        zhū zhū xiào liàng拼音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出处
      
            
        銖銖校量繁体
      
            
        zzxl简拼
      
            
        ㄓㄨ ㄓㄨ ㄒㄧㄠˋ ㄌㄧㄤˋ注音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铢铢较量 锱铢必较 锱铢较量近义
      
            - 斤斤计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著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也作「锱铢必较」、「锱铢较量」。
- 义参「锱铢必较」。见「锱铢必较」条。
- 此处所列为「锱铢必较」之典源,提供参考。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1>,比量2>父祖,计较锱铢3>,责4>多还少,市井5>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注解〕 (1) 输绢:给予绢帛。绢,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试较量。 (3) 锱铢:音ㄗ ㄓㄨ。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用以比喻极细微。 (4) 责:要求、索取。 (5) 市井:指买卖行为。
- 此处所列为「锱铢必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锱铢必较」原或作「计较锱铢」。锱铢,音ㄗ ㄓㄨ,是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用以比喻极细微。连像锱铢那样微小都要计较,表示一个人十分小气,凡事斤斤计较。颜之推(西元531∼?)字介,北朝齐临沂人。博览群书,词情典丽。初仕梁,以乱奔齐,历官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齐亡,仕周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为学士。撰有《颜氏家训》,共二十篇,论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谬,以训后人,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颜氏家训.治家》中,颜之推提到当时民风败坏,民间嫁娶之时,经常有卖女儿来赚钱的事情发生,双方非但不以为怪,甚至还讨价还价,连一点小钱都要斤斤计较,和一般的买卖无异。这样的婚姻,由于不注重对方的人品教养,通常都是后患无穷,所以他提醒子孙不可不慎!「铢锱必较」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连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计较。出现「铢锱必较」的书证如宋.陈文蔚《陈克斋集.卷三.杂著.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铢铢校量》包含的汉字
- 
            
            铢(銖)zhū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噄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不锋利:铢钝。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11234
- 
            
            校xiào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校jiào比较:校场。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3434
- 
            
            量liáng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量。测量。量度。量体温。估计,揣测:估量。思量。打量。质量liàng古代指斗、升一类测定物体体积的器具:度量衡。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审度:量刑。量才录用。量体裁衣(喻从实际情况出发办事)。质笔画数:12;部首:里;笔顺编号:251112511211
网友查询:
- lóng yóu qū zhǎo 龙游曲沼
- yīng wǔ néng yán 鹦鹉能言
- gāo fēng jìn jié 高风劲节
- mén hù kāi fàng 门户开放
- miù xiǎng tiān kāi 谬想天开
- máng hán sè zhèng 芒寒色正
- ài fà shuāi róng 艾发衰容
- fù xīn zhī huàn 腹心之患
- quē yuè chóng yuán 缺月重圆
- jī shuāi xīn zào 积衰新造
- shén suàn miào jì 神算妙计
- dǐ jié shǒu gōng 砥节守公
- mù bié huì fēn 目别汇分
- bǎi zhòng bǎi fā 百中百发
- bǎi bù yī yù 百不一遇
- jí rú xuán zhǒng 疾如旋踵
- juàn jiě zhī shì 狷介之士
- càn làn bǐng huàn 灿烂炳焕
- yǎn gǔ quàn jīn 演古劝今
- mǎn miàn hán chūn 满面含春
- jí jí yíng yíng 汲汲营营
- shuǐ yuè jìng xiàng 水月镜像
- yīn hào shū kōng 殷浩书空
- mù tóu mù nǎo 木头木脑
- yuè zhí nián zāi 月值年灾
- biào méi zhī nián 摽梅之年
- dān xuě sāi jǐng 担雪塞井
- cái shí guò rén 才识过人
- shèn shēn xiū yǒng 慎身修永
- huì rán zhī gù 惠然之顾
- rěn rǔ hán gòu 忍辱含垢
- dāng lì zhī nián 当立之年
- yì bǎo qí zhēn 异宝奇珍
- shí zhì míng guī 实至名归
- yù zhī yǐ lǐ 喻之以理
- xiàng ruò ér tàn 向若而叹
- jiǎ gōng yíng sī 假公营私
- xìn ér yǒu zhēng 信而有征
- fú shǒu tiē ěr 伏首帖耳
- fú dì shèng rén 伏地圣人
- wáng guó bài jiā 亡国败家
- jiǔ jí sān huái 九棘三槐
- sān jiāng qī zé 三江七泽
- sān fǎn sì fù 三反四覆
- dīng níng gào jiè 丁宁告戒
- wàn qián wú xià zhù 万钱无下箸
- dīng shì dīng, mǎo shì mǎo 丁是丁,卯是卯
-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三分天下有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