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的解释

痛定思痛的解释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解释
tòng dìng sī tòng拼音
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出处
tdst简拼
ㄊㄨㄙˋ ㄉㄧㄥˋ ㄙㄧ ㄊㄨㄙˋ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受挫折后用法
复杂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痛不欲生 悲痛欲绝近义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例子
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翻译
好了伤疤不忘痛谜语
思,不能读作“shī”。正音
  1. 指事后追忆以前所经历的痛苦。含有记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语本唐.韩愈〈与李翱书〉。【例】经过联考落榜的打击,使他痛定思痛,决心收起玩心努力用功。
来源:简编版
  1. 语本唐.韩愈〈与李翶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指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而更加伤心。《隋唐演义》第九八回:「到后来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经,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无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来源:修订版
  1. 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也不知如何处理,而更加伤心。语本唐.韩愈〈与李翱书〉。后也用「痛定思痛」比喻吸取惨痛教训,警惕未来。
  2. 唐.韩愈〈与李翱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二.韩愈》引)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闲,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1>,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注解〕 (1) 无所取资:没有地方取得生活费用。指没有收入。资,费用。
  3. 韩愈,字退之,唐河阳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后来哥哥死于贬谪之地,靠著嫂嫂教养成人。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限制韩愈的志气,他努力读书,终于如愿在朝廷为官。但个性耿直的韩愈,屡次犯颜直谏,因而被一再贬黜。在韩愈给他弟子李翱的〈与李翱书〉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没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过得非常辛苦。在心灵上也留下不小的创伤。事过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更是令人伤心得不知如何自处。可见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后来「痛定思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吸取惨痛教训,警惕未来。
来源:成语典

《痛定思痛》包含的汉字

  • 痛tòng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悲伤: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悼。痛责。痛快。痛改前非。笔画数:12;部首:疒;笔顺编号:413415425112
  • 定dìng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定稿。定数(sh?)(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定。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定。确凿,必然的:必定。镇定。预先约妥:定计。定情。定货。定做。姓。订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2134
  • 思sī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姓。念想思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念想念想笔画数:9;部首:心;笔顺编号:25121454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