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的组词

狐棃 hú lí1.亦作"狐黎"。亦作"狐梨"。 2.虫名。即蜻蜒。
狐父 hú fù/fǔ1.古地名。以产名戈着称。 2.《吕氏春秋.介立》:"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三餔之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后因以"狐父"指盗贼。
狐白 hú bái1.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2.见"狐白裘"。
狐祥 hú xiáng1.犹彷徨。
狐禅 hú chán/shàn1.禅门指妄称开悟﹑流入邪僻者。后亦泛指异端邪说。
狐穴 hú xué1.元周达观《诚斋杂记》:"唐末有乔子旷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狐精 hú jīng1.犹狐妖,狐仙。
狐臊 hú sāo/sào1.即狐臭。
狐首 hú shǒu1.见"狐死首丘"。
狐魅 hú mèi1.犹狐妖。 2.媚惑。以柔媚手段惑人。
白狐 bái hú1.猛兽貔的别称。 2.白色狐狸。古代以为瑞物。
大狐 dà hú1.复姓。
蝇狐 yíng hú1.即蝇虎。
训狐 xùn hú1.鸮的别名。俗称猫头鹰。
轻狐 qīng hú1.轻暖的孤皮。
雄狐 xióng hú1.雄性的狐狸。多借指好色乱伦之徒。古人用以讽刺淫邪的君臣。
千狐腋 qiān hú yè1.用众多狐狸腋下皮制成的皮衣。
狐腿儿 hú tuǐ ér/er1.称狐狸腿部的毛皮。可制裘,价颇昂。
履冰狐 lǚ bīng hú1.踏冰而过的狐狸。《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晋伏滔《北征记》:"河冰厚数尺,冰始合,车马未过,须狐先行。此物善听,水无声,乃过。"后因称处事谨慎者为"履冰狐"。
野狐禅 yě hú chán/shàn1.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 2.指外道;异端。
鬼狐涎 guǐ hú xián1.犹鬼胡由。胡闹。
与狐谋皮 yǔ hú móu pí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兔死狐悲 tù sǐ hú bēi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狐凭鼠伏 hú píng shǔ fú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狐听之声 hú tīng zhī shēng指冰下水流之声。
狐唱枭和 hú chàng xiāo hè枭:传说中的恶鸟。比喻坏人互相勾结。
狐埋狐扬 hú mái hú yáng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同“狐埋狐搰”。
狐死首丘 hú sǐ shǒu qiū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狐狸尾巴 hú li wěi ba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鱼帛狐篝 yú bó hú gōu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狐的解释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姓。

笔画数:8;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33544


狐字开头的组词

狐字在中间的组词

狐字结尾的组词

狐字二字组词

狐字三字组词

狐字四字组词